[1] |
Barth F.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M]. London: George Allen and Unwin, 1969.
|
[2] |
Edwards B, Foley M W.Civil society and social capital-A primer[M]//Edwards B, Foley M W, Diani M. Beyond Tocqueville: Civil Society and the Social Capital Debate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Hanover: 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 2001: 1~14.
|
[3] |
Lumsdon L.Transport and tourism: Cycle tourism-A mode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00, 8(5): 361~377.
|
[4] |
Nogués-Pedregal A M. Anthropological contributions to tourism studie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19(75): 227~237.
|
[5] |
Regi T.New trends in 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J]. Journal of Tourism Challenges and Trends, 2013, 6(2): 7~10.
|
[6] |
Slaughter S, Leslie L L.Academic Capitalism: Politics, Policies, and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M].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7.
|
[7] |
Wei L, Qian J X, Sun J X.Self-orientalism, joke-work and host-tourist relation[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18(68): 89~99.
|
[8] |
Wu M Y, Pearce P L.Chinese recreational vehicle users in Australia: A netnographic study of tourist motivation[J]. Tourism Management, 2014(43): 22~35.
|
[9] |
阿诺尔德·范热内普.过渡礼仪[M].张文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0.
|
[10] |
哈登A C. 人类学史[M]. 廖泗友, 译. 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8: 1~2.
|
[11] |
保继刚, 孙九霞. 雨崩村社区旅游: 社区参与方式及其增权意义[J]. 旅游论坛, 2008, 1(1): 58~65.
|
[12] |
崔庆明, 徐红罡, 杨杨. 世俗的朝圣: 西藏旅游体验研究[J]. 旅游学刊, 2014, 29(2): 110~117.
|
[13] |
高丙中. 人类学国外民族志与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J]. 中山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6, 46(2): 17~20.
|
[14] |
葛荣玲. 论亲属称谓作为旅游好客性表达的符号介质——以安顺屯堡“小孃孃”为例[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34(5): 39~43.
|
[15] |
耿亚平. 多点民族志的提出和发展[J]. 广西民族研究, 2019(1): 100~106.
|
[16] |
郭建斌, 张薇. “民族志”与“网络民族志”: 变与不变[J]. 南京社会科学, 2017(5): 95~102.
|
[17] |
郭永锐, 张捷, 张玉玲. 旅游目的地社区恢复力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J]. 地理研究, 2018, 37(1): 133~144.
|
[18] |
黄萍. 好客中国[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34(5): 2~9.
|
[19] |
蒋逸民. 自我民族志: 质性研究方法的新探索[J]. 浙江社会科学, 2011(4): 11~18.
|
[20] |
李永祥. 传统的发明与文化的销售——以泰国东北部Isan地区的排笙制作为例[J]. 学术探索, 2009(2): 82~88.
|
[21] |
廖杨. 旅游人类学: 旅游学与人类学的交叉渗透[J]. 贵州民族研究, 2004, 24(4): 74~79.
|
[22] |
林敏霞. 好客“边界”与现代旅游[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34(5): 29~33.
|
[23] |
刘海涛. 主体民族志与当代民族志的走向[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38(4): 2~6.
|
[24] |
马凌, 保继刚. 感知价值视角下的传统节庆旅游体验——以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为例[J]. 地理研究, 2012, 31(2): 269~278.
|
[25] |
MacCannell D. 旅游者: 休闲阶层新论[M]. 张晓萍, 译.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
[26] |
纳尔逊·格拉本. 好客, 一种人类的共通精神: 礼物还是商品?[J]. 葛荣玲, 译.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34(5): 10~15.
|
[27] |
撒露莎, 田敏. 跨文化交流与旅游目的地社会建构和文化涵化——以云南丽江为中心的讨论[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35(3): 27~31, 75.
|
[28] |
孙九霞. 现代化背景下的民族认同与民族关系——以海南三亚凤凰镇回族为例[J]. 民族研究, 2004(3): 61~67.
|
[29] |
孙九霞. 旅游人类学在中国[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29(6): 2~11.
|
[30] |
孙九霞, 保继刚. 旅游发展与傣族园社区的乡村都市化[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26(2): 40~44.
|
[31] |
孙九霞, 陈浩. 旅游对目的地社区族群关系的影响——以海南三亚回族为例[J]. 思想战线, 2011, 37(6): 25~30.
|
[32] |
孙九霞, 陈浩. 旅游对目的地社区族群认同的影响——以三亚回族为例[J]. 地理研究, 2012, 31(4): 758~768
|
[33] |
孙九霞, 黄凯洁. 旅游发展背景下民族社区宗教精英的权力变化研究——以三亚凤凰镇回族为例[J]. 青海民族研究, 2016, 27(4): 52~56.
|
[34] |
孙九霞, 李毓. 洁净和身体: 西双版纳傣族园“送寨子”仪式空间研究[J]. 贵州社会科学, 2016a(8): 27~35.
|
[35] |
孙九霞, 李毓. 西双版纳傣族园泼水演员的类阈限体验研究[J]. 旅游学刊, 2016b, 31(5): 72~80.
|
[36] |
孙九霞, 李怡飞. 民族村落旅游专业市场体系的结构与特征: 以白族新华村为例[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40(3): 57~63.
|
[37] |
孙九霞, 刘相军. 地方性知识视角下的传统文化传承与自然环境保护研究——以雨崩藏族旅游村寨为例[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34(6): 71~77.
|
[38] |
孙九霞, 王学基. 川藏公路与鲁朗社区的旅游中心化[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39(6): 36~44.
|
[39] |
孙九霞, 吴韬. 民族旅游地文化商品化对文化传承的影响——以小黄侗族大歌为例[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2): 73~82.
|
[40] |
孙九霞, 吴美玲. 商品化视角下族群内部主体的文化认同研究——以云南丽江纳西族东巴纸为例[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37(3): 67~73.
|
[41] |
孙九霞, 张倩. 旅游对傣族物质文化变迁及其资本化的影响——以傣楼景观为例[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33(3): 7~13.
|
[42] |
孙九霞, 张皙. 民族旅游社区交往空间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园景区为例[J]. 青海民族研究, 2015, 26(1): 1~8.
|
[43] |
孙九霞, 张士琴. 民族旅游社区的社会空间生产研究——以海南三亚回族旅游社区为例[J]. 民族研究, 2015(2): 68~77.
|
[44] |
唐仲霞, 刘梦琳, 向程, 等. 旅游社区治理多主体共生模式研究——基于青海省两个典型社区实例[J]. 人文地理, 2018, 33(6): 125~131.
|
[45] |
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M].黄剑波,柳博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
[46] |
王学基. 不客观的研究?自我民族志方法引介[EB/OL]. , 2019-04-15.
|
[47] |
王学基, 孙九霞. 民族旅游地的文化展示与“旅游域”建构——以三亚槟榔谷为例[J]. 旅游论坛, 2015, 8(2): 23~30.
|
[48] |
徐红罡, 刘方方, 普涵艺. 旅游地理学与地理学关系研究——基于2006—2016年国际旅游地理文献[J]. 旅游学刊, 2018, 33(11): 139~148.
|
[49] |
徐文月, 刘敏. 女性独游的意义阐释: 基于自传式民族志方法[J]. 旅游学刊, 2018, 33(3): 23~38.
|
[50] |
徐新建. 人类学眼光: 旅游与中国社会——以一次旅游与人类学国际研讨会为个案的评述和分析[J]. 旅游学刊, 2000, 15(2): 62~69.
|
[51] |
杨阿莉, 把多勋. 民族地区社区参与式旅游扶贫机制的构建——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2, 33(5): 131~136.
|
[52] |
杨慧, 凌文锋, 段平. “驻客”: “游客”“东道主”之间的类中介人群——丽江大研、束河、大理沙溪旅游人类学考察[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34(5): 44~50.
|
[53] |
杨丽娟. 西学东渐之后: 旅游人类学在中国[J]. 思想战线, 2014, 40(1): 89~97.
|
[54] |
张进福. 作为仪式的旅游[J]. 世界民族, 2013(5): 41~53.
|
[55] |
张连海. 感官民族志: 理论、实践与表征[J]. 民族研究, 2015(2): 55~67.
|
[56] |
张品. 空间生产理论研究述评[J]. 社科纵横, 2012(8): 82~84.
|
[57] |
张晓萍, 刘倩倩. 旅游“仪式”观下的旅游活动安全问题研究——以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为例[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32(2): 79~83.
|
[58] |
赵红梅. 西方“旅游人类学”发凡: 源起、先驱与反思[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36(6): 21~28.
|
[59] |
赵旭东. 线索民族志: 民族志叙事的新范式[J]. 民族研究, 2015(1): 47~57.
|
[60] |
郑向春. 人类学视域下的反思: 对几个重要概念的重提与简述[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1(S1): 3~5, 15.
|
[61] |
周大鸣. 现代都市人类学[M]. 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7: 28~29.
|
[62] |
朱健刚. 旅游景区生产与族群文化的再造——对一个布依族村寨的旅游人类学研究[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32(6): 76~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