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编辑部微信号

推荐文章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我国大陆居民医疗旅游意向研究
雷铭
旅游导刊    2019, 3 (2): 54-71.   DOI: 10.12054/lydk.bisu.101
摘要537)   HTML368)    PDF (2362KB)(843)    收藏

医疗旅游是以医疗护理、疾病与健康、康复与休养为主题的旅游服务。本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探讨个体对医疗旅游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如何影响其医疗旅游行为意向,以及医疗旅游宣传力度的调节作用。多层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个体对医疗旅游的态度越积极、感知到的外部环境越支持、对完成医疗旅游行为的控制感越强,则个体参加医疗旅游的行为意向就越高。同时,个体感知到的医疗旅游宣传力度对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与医疗旅游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有负向调节作用。未来可以通过加强医疗旅游的正面宣传引导和品牌管理、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旅游服务等措施提高我国医疗旅游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什么样的目的地微电影更容易被分享?——基于情绪和信息来源地的研究
李亚
旅游导刊    2019, 3 (2): 72-81.   DOI: 10.12054/lydk.bisu.102
摘要427)   HTML394)    PDF (1840KB)(492)    收藏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各类社交平台的发展,微电影成为不少旅游目的地的重要营销手段。然而就营销效果而言,能引起人们大量关注并主动传播的目的地微电影却不多。什么样的目的地微电影才能获得人们广泛关注并被主动分享呢?本文从微电影引发的积极情绪强度和微电影来源地两个因素进行了探究,发现目的地微电影引发的积极情绪强度对人们的分享意愿有显著影响,引发积极情绪的强度越高,人们的分享意愿越强。相较于未知地区,来自家乡的旅游微电影,能够引发观看者更强的积极情绪,并引起更高的分享意愿。本文建议目的地管理者在进行微电影营销时应该更加关注潜在旅游者的兴趣和心理需求;同时,开展相应营销活动,设法引导、激发当地居民对家乡的情感,以提高其对当地旅游业的关注及传播旅游微电影的热情,使目的地旅游品牌获得更好的传播。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旅游体验中的情感与情感研究:现状与进展
马天, 谢彦君
旅游导刊    2019, 3 (2): 82-101.   DOI: 10.12054/lydk.bisu.92
摘要915)   HTML225)    PDF (1521KB)(2737)    收藏

情感在旅游体验中至关重要,对游客满意度、口碑和重游率有重要影响。目前旅游体验中的情感研究主要集中在6个方面:(1)从思辨角度对旅游体验中情感的探讨;(2)探讨情感与满意度、忠诚度等结果变量之间的关系;(3)对某种具体情感的研究;(4)探讨影响情感评价的因素;(5)情感的测量;(6)其他相关研究,如利用大数据进行游客情感体验研究。尽管已有研究在不同研究情境下探讨了情感与结果变量之间的关系,但是对情感前因变量以及具体情境中情感触点的识别研究较为有限,这应成为学者进行旅游情感研究的关注点。唯有如此,方能深化对情感体验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更有效地设计旅游产品,提升游客体验。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进化视角下休闲的内涵及启示
马宝建
旅游导刊    2019, 3 (1): 65-74.   DOI: 10.12054/lydk.bisu.85
摘要575)   HTML352)    PDF (1318KB)(784)    收藏

进化论几乎影响到了人类行为研究的方方方面,而建立在进化论基础上的进化心理学是于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但目前尚未见到这两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思想对于休闲领域的研究渗透。本文从进化论和进化心理学的角度,运用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思想方法,首先分析了狩猎采集生活如何形成了人的形态、结构和机能(包括精神),继而指出传统农业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相对比较适合人类在狩猎采集社会形成的人类天性,但现代工业社会(包括工业化的现代农业)的琐细分工剥夺了相当一部分人体结构和机能的使用机会,使人产生了不适感,因而积极休闲的意义就在于使这部分被荒废和闲置的肌体和机能得到创造性的使用,从而使精神也感觉愉悦舒适。在对休闲本质和内涵认识的基础上,本文最后提出了对休闲研究与实践的4个方面的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基于 SCCT 理论的网络舆情危机后旅游地形象修复策略研究——以“丽江打人毁容”事件为例
蔡礼彬, 朱晓彤
旅游导刊    2019, 3 (1): 21-42.   DOI: 10.12054/lydk.bisu.95
摘要1230)   HTML171)    PDF (2174KB)(2133)    收藏

越来越多的旅游危机事件由社交媒体曝光、推动、放大,网络舆情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不断增强。本文运用案例研究法,结合情境危机传播理论(SCCT),通过分析2017年影响力最大的旅游网络舆情危机——“丽江打人毁容”事件,着重挖掘、梳理并分析事件危机情境、政府回应策略、媒体相关报道、公众反应等内容。研究表明,该事件危机情境复杂,混合了意外和可预防两种危机类型,而丽江政府回应时以指示性信息和否认策略为主,与SCCT主张的回应策略有很大偏差,致使危机处理效果不佳。最后,本文针对旅游地政府在形象修复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同时对SCCT进行局部优化,使其更好地为目的地提供指导和帮助。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旅游者在线预订行为是计划行为吗?——旅游者行为惯性的影响及风险感知的两阶段调节效应研究
张江驰
旅游导刊    2019, 3 (1): 43-64.   DOI: 10.12054/lydk.bisu.88
摘要625)   HTML388)    PDF (1954KB)(1764)    收藏

随着Web2.0技术的成熟与散客化浪潮的兴起,在线旅游预订日渐受到游客的青睐。本研究从旅游者个体视角出发,基于计划行为理论阐述了旅游者在线预订行为的形成机制,并进一步探讨游客个体预订行为惯性及风险感知的干预影响。本研究对泉州、厦门、上海等地382名游客开展问卷调查,分析表明:计划行为理论对游客在线预订行为有较好的解释力度;游客预订行为惯性对预订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游客风险感知在预订意向形成、预订行为发生两个阶段均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风险感知在预订意向转化成真实预订行为过程中的抑制作用更大。本研究还从旅游产品质量管理、游客行为习惯引导、预订风险管理等方面提出对旅游电商平台管理的启示。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生态旅游研究展望
钟林生, 王朋薇
旅游导刊    2019, 3 (1): 9-20.   DOI: 10.12054/lydk.bisu.103
摘要708)   HTML471)    PDF (1509KB)(1475)    收藏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旅游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生态文明和生态旅游的关系,并提出了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生态旅游所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从生态旅游的发展内涵与理念基础、生态旅游的资源环境支撑途径、生态旅游空间模式优化与新型产品、生态旅游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生态旅游者行为与客源市场、生态旅游的环境教育与生态文明理念传播功能6个方面提出了研究展望,以期丰富中国旅游生态学与生态旅游研究体系,促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将尺度观引入旅游统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保继刚
旅游导刊    2019, 3 (1): 1-8.   DOI: 10.12054/lydk.bisu.109
摘要548)   HTML292)    PDF (1540KB)(1387)    收藏

旅游统计作为测度旅游发展、评估旅游经济影响的重要手段,能够为政府与旅游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目前,国内旅游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受到学界、业界人士的质疑。现有讨论多从调查内容、制度与方法角度提出旅游统计改革方向,鲜见对旅游统计中基本概念的深入探讨。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内旅游人数”这一基本统计指标的概念辨析,找出现今统计数据存在问题的根源,并引入尺度观将此概念明晰化,以期为实际的旅游统计工作提供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中国旅游者行为研究述评(1987—2018)
白凯, 王馨
旅游导刊    2018, 2 (6): 17-32.   DOI: 10.12054/lydk.bisu.105
摘要1001)   HTML278)    PDF (1778KB)(1377)    收藏

本文利用1987年至2018年中国知网的期刊文献,对国内旅游者行为研究的基本状况(研究阶段、核心机构、核心作者、核心期刊和研究话题)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从视角选择、理论推进、方法使用和实践应用4个层面对国内旅游者行为研究的成果进行总结与述评。本文提出未来的中国旅游者行为研究应从对象拓展、数据获取、方法更新、理论建构4个方向深入挖掘,实现与国际旅游者行为研究的平等对话,解决中国旅游发展的实际问题。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康复性流动视角下的健康与养生旅游研究展望
徐红罡, 王珂
旅游导刊    2018, 2 (6): 1-16.   DOI: 10.12054/lydk.bisu.100
摘要927)   HTML294)    PDF (1557KB)(1923)    收藏

健康与养生旅游在近20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然而已有的相关研究多为描述型研究,主要关注健康与养生旅游的供给特征、需求特征和政治经济学分析,很少有研究对旅游促进游客身心健康的机制作出理论解释。本文提出应该借鉴健康地理学中“康复性流动”的概念来理解健康与养生旅游的现象,突破目前健康与养生旅游研究缺乏理论视角和理论贡献的困境。康复性流动理论为理解流动、地方和健康提供了理论视角,可应用到健康与养生旅游研究中解释旅游流动促进健康的内在机制,同时,其理论深度和广度也可以在旅游的情境中进一步完善和丰富。这两者的结合可促进旅游地理学和健康地理学的交叉,进一步推进对地方、流动与健康关系的认识。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过境免签政策与入境旅游增长——基于PSM-DID方法的分析
宋昌耀, 贾然, 厉新建
旅游导刊    2018, 2 (6): 33-46.   DOI: 10.12054/lydk.bisu.87
摘要1468)   HTML181)    PDF (1567KB)(1664)    收藏

签证政策对入境旅游增长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过境免签政策作为一项在国际上行之有效的积极签证政策,亦成为我国促进入境旅游增长的方法之一。本文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基于2008年至2016年的面板数据,创新性地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方法(PSM-DID)对过境免签政策的入境旅游增长效应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过境免签政策显著地促进了入境旅游的发展,且此项政策的促进效应当即有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碍于该项政策的缺陷,过境免签政策的有效性有所下降。此外,本文采用安慰剂检验后回归结果依然稳健。本文对于研究签证政策的有效性、过境免签政策实施的改进以及旅游研究领域政策评价研究方法的完善都具有参考价值。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民族传统村落村民文化适应的维度研究——基于黔东南三个侗族村寨的实证研究
范莉娜
旅游导刊    2018, 2 (6): 47-62.   DOI: 10.12054/lydk.bisu.84
摘要808)   HTML170)    PDF (1699KB)(1024)    收藏

本文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3个侗族传统村落的526位村民为调查对象,利用SL-ASIA量表检测他们的文化适应情况。研究把村民随机分成人数大致相等的两组相对独立样本,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在SL-ASIA问项测量下发现了黔东南侗族村寨原住民的文化适应具有民族认同、社会交往交流、日常生活行为3个维度。从3个维度的均值可以初步判定尽管侗族村寨原住民在日常生活行为中受现代化节奏影响明显,但其内里的族群认同依然很强,侗语作为母语的使用场合和使用频率都很高,村民普遍人际交往圈子较窄,是典型的熟人社会。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旅游营销和旅游服务研究中的新现象、新问题、新理论
吕兴洋, 胡家镜, 万秋, 熊林, 邢博, 潘莉, 马骏
旅游导刊    2018, 2 (6): 63-87.   DOI: 10.12054/lydk.bisu.99
摘要820)   HTML198)    PDF (1840KB)(1355)    收藏

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大量新现象、新问题,研究者对其内在规律进行探寻和作出科学解释的过程有力地促进了旅游学科的发展。而对关联学科新理论的引入和借鉴,则给予旅游研究者新的理论工具和不同以往的理论视角,有助于完成对现象与问题的解析。所以我们一直关注“旅游研究中的现象、问题和理论”,尤其强调“新现象、新问题和新理论”对于学科发展的积极影响。有鉴于此,本期“观点与争鸣”栏目中,我们邀请多位青年研究者,对各自研究领域中出现的新现象、面临的新问题和值得借鉴的新理论加以介绍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考,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供各位旅游研究者参考。
其中,吕兴洋对“感官营销理论”的引荐为目的地营销研究提供了一种不同以往的理论视角——从旅游者的感官体验而非心理认知入手,发现当前目的地营销的感官缺位与缺维的问题,指出目的地营销的新机会。胡家镜等有关“顾客导向型偏离”观点的提出是基于对酒店中员工行为的细致观察。相关研究发现,在实际服务中,服务人员会出于帮助顾客、维护企业顾客间关系的积极目的作出违反组织规章制度的行为。顾客导向型偏离行为在服务业中大量存在,其一方面符合了服务企业以顾客满意为中心的目标,另一方面却又违反了企业的制度规则。这一存在矛盾的管理问题给服务行业的管理者和研究者提出了新的挑战。邢博关于“精益服务”的观点则是对实践中“什么是好服务?”这一问题的理论性思考与概念构建。研究将顾客价值理论、服务生产力理论、标准化服务、个性化服务、卓越服务和精益服务等进行了逻辑整合,提出的全景概念和全景理论模型为服务领域的未来研究构建了一个新的平台,模型中的企业运营和顾客感知环节都可以延伸出新的研究课题和研究范式。潘莉等提出的“旅游景观性别气质”既是传统社会角色下性别差异研究的延伸,更是品牌营销理念与旅游景观凝视化现象的遥相呼应。透过旅游景观的性别化凝视,旅游者得以获得地方认同,满足自我表达的独特性需求。与此同时,目的地对景观鲜明性别气质的打造,也更有可能凸显品牌优势、引发旅游者的情感共鸣。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黑色愉悦的受虐来源:游戏场中的反结构喜剧
谢彦君, 孙佼佼
旅游导刊    2018, 2 (5): 19-36.   DOI: 10.12054/lydk.bisu.72
摘要643)   HTML173)    PDF (2199KB)(930)    收藏

位于美国的“烂人最后的港湾”餐厅,因其著名的粗鲁型服务吸引着大量游客体验受虐式就餐。一定程度上,餐厅从供餐设施异化为了可体验的景观。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该餐厅通过建构一个游戏氛围场、一个反结构的游戏过程,实现了互动性的喜剧表演,使体验者获得了阈限之内的黑色愉悦,该过程由主客间以及顾客内部的互动所主导,包括一系列构成要素及各阶段中特定工具的使用。本文亦分析了该游戏的结果及影响因素,回答了关涉其吸引力本质的问题,即受虐为何产生了愉悦,最后指出在特定场域中,反结构化的喜剧甚至受虐行为具有激发黑色愉悦的功能。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中国“一带一路”旅游:投资、安全与旅游贸易调控
邹统钎, 晨星, 刘柳杉, 谢朝武, 黄锐, 吴丽云, 张一帆, 赖梦丽, 江金波, 郭祎, 王欣, 彭诗茗, 陈微
旅游导刊    2018, 2 (5): 73-98.   DOI: 10.12054/lydk.bisu.82
摘要545)   HTML184)    PDF (1482KB)(2030)    收藏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影视作品喜爱程度对旅游产品愿付溢价的影响研究
陈希, 韩冬, 孙嘉
旅游导刊    2018, 2 (5): 37-53.   DOI: 10.12054/lydk.bisu.83
摘要545)   HTML172)    PDF (1837KB)(890)    收藏

基于已有影视作品喜爱程度对旅游产品愿付溢价的影响研究,本文引入区域形象和景点形象多重中介,同时引入明星喜爱程度作为调节变量,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深入分析旅游产品愿付溢价的形成过程,揭示多重中介和调节变量的影响路径。研究表明:(1)影视作品喜爱程度是影响区域形象、景点形象和产品愿付溢价的重要因素,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区域形象和景点形象分别与产品愿付溢价呈显著正相关关系。(3)区域形象和景点形象在影视作品喜爱程度对旅游产品愿付溢价之间的关系中具有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区域形象的中介效应显著强于景点形象中介效应值。(4)明星喜爱程度调节下的区域形象和景点形象是影响旅游者产品愿付溢价决策的重要因素。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中国旅游研究:一位海外学者的观察、思考和建议
黄松山
旅游导刊    2018, 2 (5): 1-10.   DOI: 10.12054/lydk.bisu.80
摘要883)   HTML235)    PDF (1492KB)(844)    收藏

本文对中国旅游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从一位海外华人学者的角度进行了观点陈述和评价。文章第一部分针对McKercher教授最近对国际旅游学界现状的评述,结合笔者对中国旅游研究的思考进行了呼应性讨论;第二部分简要论述中国旅游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讨的一些前沿理论问题;第三部分对中国学者在国际旅游学术期刊上发表英文文章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建议。文章最后指出,中国旅游学界需要更多的学术反思,中国旅游学者需要提升国际化的视野和视角以对世界旅游知识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关于我国历史街区旅游开发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徐姣, 陈肖静
旅游导刊    2018, 2 (5): 54-72.   DOI: 10.12054/lydk.bisu.86
摘要549)   HTML186)    PDF (1534KB)(1832)    收藏

本文在对我国历史街区旅游开发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阐述历史街区的研究起源及概念内涵,归纳提炼出历史街区物质空间改造的相关内容,即历史街区旅游资源的保护研究与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研究两方面;从历史街区旅游活动对居民的影响、游客对历史街区旅游发展的感知、城市历史街区旅游开发的主体关系协调、历史街区旅游开发中文化保护与价值重构这4个方面进一步探讨历史街区发展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分析现有研究中的不足,从保护历史街区的原真性与功能性、健全地方化的历史街区旅游开发管理体系、重视社会与历史街区的互动关系研究、加强微观层面的细化研究和历史街区的软件管理体系研究、提升历史街区特色化与品牌竞争力等方面对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提出问题分析与展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酒店信息技术:使用指南》评介
张婷婷
旅游导刊    2018, 2 (4): 90-93.   DOI: 10.12054/lydk.bisu.76
摘要596)   HTML220)    PDF (1144KB)(875)    收藏

伴随着科技发展和消费科技化的趋势,酒店管理行业迎来信息技术快速更新和服务增进的时代。为此,酒店管理中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及运用方法的教授成为培养未来酒店管理人才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酒店信息技术:使用指南》(Hospitality Information TechnologyLearning How to Use It)一书较为全面地介绍了酒店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实际应用,包括对信息技术基础、网络建立与维护、餐饮信息系统、住宿信息系统、财务信息系统、顾客体验科技、互联网和社交网络、酒店产业有效技术选择、酒店管理中的大数据分析、项目管理以及酒店产业新兴智能科技和机器人等的介绍,对中国酒店产业的实践和教学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旅游研究中的学术动态剖析——基于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的可视化图谱样本分析
魏红妮, 朱竑
旅游导刊    2018, 2 (3): 41-65.   DOI: 10.12054/lydk.bisu.69
摘要652)   HTML228)    PDF (3952KB)(1227)    收藏

本文以2002—2017年间收录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来自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中的1 657篇旅游学术文献为样本,借助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对旅游研究前沿的探索位居前列,亚洲地区的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旅游研究中。旅游研究类型更加多样化,研究对象更加丰富,从传统的教条式研究逐渐转向批判反思性的视角,从庞大的“宏观叙事”研究不断转向“微观日常生活实践”视角,从宏观的现象描述逐渐转向对旅游个体的深层解析,呈现出显著的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特征,为旅游学科体系完善和创新提供了契机。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旅游耦合:可持续发展研究新路径
马耀峰, 张春晖, 刘军胜, 高杨, 庞玮
旅游导刊    2018, 2 (3): 1-19.   DOI: 10.12054/lydk.bisu.70
摘要804)   HTML449)    PDF (1316KB)(1462)    收藏

耦合作为一个物理学概念,在诸多领域得到了大量应用,但目前在旅游学中的应用甚少。本文以旅游可持续发展为研究对象,运用问题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剖析旅游发展中的不可持续现象,提出“旅游耦合”的新概念及其内涵;综述了耦合、耦合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进展,指出旅游耦合是解决旅游业发展不可持续问题的重要新路径,是旅游和谐发展的重要评价模型;界定了旅游耦合的研究范畴并分析了旅游耦合的研究价值;以笔者主持的关于旅游耦合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案例,主要从系统评价体系、旅游耦合的时空演化与动力机制3个维度,阐述了旅游供需耦合的实践探索成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新时代中国旅游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肖洪根
旅游导刊    2018, 2 (2): 16-26.   DOI: 10.12054/lydk.bisu.65
摘要978)   HTML1147)    PDF (1503KB)(1356)    收藏

本文从科学范式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3个角度,结合科学范式取向与知识生产过程3个场域之互动,对新时代中国旅游研究的问题与视角,展开讨论与阐释。本文讨论了新时代中国旅游研究可能出现的问题与研究视角,指出以多学科交叉融合、学术共同体代际转向、官产学研联动互动为特征的新时代中国旅游研究,是促进理论建设、推动更佳实践的有效途径。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
23. 社交媒体应用对中国旅游者的社会化影响研究——基于社交媒体网站数据的分析
王静, 李莉
旅游导刊    2018, 2 (2): 27-39.   DOI: 10.12054/lydk.bisu.62
摘要1139)   HTML309)    PDF (1570KB)(2581)    收藏

社交媒体网站为中国用户提供了开放的交流空间,让用户可以自由交流思想情感以及对旅游和生活的认知见解,除此之外还为用户提供了相互交往的新途径。本文应用内容分析法,对在中国使用广泛的、与旅游有关的3个社交媒体网站搜索内容进行研究,探讨了中国旅游者如何使用社交媒体实现信息共享、经验分享和社交分享。本文认为,社交媒体不仅是信息沟通渠道,也促进着中国旅游者的社会化进程。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湖南省居民省内旅游流的集聚扩散时空特征——基于网络关注度数据的分析
马丽君, 肖洋
旅游导刊    2018, 2 (2): 40-55.   DOI: 10.12054/lydk.bisu.63
摘要543)   HTML965)    PDF (1988KB)(1221)    收藏

本文收集网络关注度及有关数据,利用集聚指数、扩散指数、皮尔逊检验、回归分析等方法,揭示湖南省居民省内旅游流的集聚扩散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流量较大的旅游流一般产生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较多、旅游资源丰富的市州之间,各市州集聚指数在时间上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2)受气候舒适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季节各市州旅游流的集聚扩散能力不同。(3)长株潭区域是主要的旅游流客源地,同时也是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在湖南省旅游发展中处于主要地位;大湘西区域也是湖南省主要的旅游流集聚区域。(4)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资源丰度是影响旅游流集聚和扩散的重要因素。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
25. 一级学科建设背景下的旅游管理专业认同——来自高校专业学生视角的实证研究
王金伟
旅游导刊    2018, 2 (2): 56-74.   DOI: 10.12054/lydk.bisu.64
摘要685)   HTML82)    PDF (1982KB)(1019)    收藏

“旅游管理一级学科建设”是旅游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热点。而专业认同是旅游学科建设的重要核心问题,它对旅游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影响,但此问题尚未引起旅游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在梳理其他相关学科理论的基础上,以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为调研对象,通过全国范围内的样本问卷调查对旅游管理专业认同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揭示了其结构维度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专业认同包含情感归属、专业教学、专业学习、社会认可等4个维度;个人特征和院校特征在专业认同上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年级、专业录取方式、院系设置在专业认同的各维度上呈现显著差异。未来旅游管理学科建设中,应该注重对学科内部“我者”的专业认同感进行培育和塑造,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归属感。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基于Web of Science 数据库的旅游业能源消耗研究综述及启示
张燕, 章杰宽
旅游导刊    2018, 2 (2): 75-92.   DOI: 10.12054/lydk.bisu.57
摘要494)   HTML88)    PDF (1960KB)(1072)    收藏

本文基于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文献计量学分析,对旅游业能源消耗研究进行总结评述,并对我国的旅游业能源消耗研究进行展望。研究显示:在学科分布上,环境生态学占据了主导;在主题方面,旅游业能源消耗研究大体可分为能源和环境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旅游业能源消耗的构成与测度、旅游业发展中的节能以及旅游业发展中新能源的应用等4个方面;在未来研究方面,能源消耗降低的对策及其影响分析、能源消耗的比较分析和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关系分析需要引起重视。对于国内相关研究而言,除上述3个方面,能源消耗的计算、能源消耗对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以及能源消耗与利益相关者群体素养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也需要学者给予更多的关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新时期旅游研究发展的探索与展望 (代编者按)
秦宇
旅游导刊    2018, 2 (2): 1-4.   DOI: 10.12054/lydk.bisu.68
摘要660)   HTML128)    PDF (1389KB)(999)    收藏

构成旅游现象基础的宏观环境变化为旅游研究提供了机会和新的要求,需要学术界提出新的构念、理论和方法。《旅游导刊》邀请学术界中的资深学者,对“旅游研究中的现象、问题和理论”发表看法,希望引起学术界对上述议题的更多思考和讨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旅游管理研究的特点、基础、问题、方法及成果评价探索——以世界著名经济与管理学者研究经历为借鉴
何建民
旅游导刊    2018, 2 (2): 5-11.   DOI: 10.12054/lydk.bisu.66
摘要590)   HTML138)    PDF (1449KB)(1221)    收藏

要开展好对旅游管理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需要深入研究与回答好下列基本问题:(1)旅游管理研究的特点是什么?(2)旅游管理研究的基础是什么?(3)如何发现与提出具有较高价值的旅游管理研究问题?(4)如何找到既科学又适用的研究方法来研究解答所提出的问题?(5)旅游管理研究成果如何评价,如何得到认可,并产生较大影响?目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对学科的分类,旅游研究被归为旅游管理学科领域,而旅游管理学科领域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管理学和经济学。因此,本文基于对已经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世界著名经济与管理学者研究经历的分析,结合笔者自身的科研教学经历,来回答上述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从现实导向到理论导向——我们应该如何做旅游经济学学术研究?
杨勇
旅游导刊    2018, 2 (1): 1-21.   DOI: 10.12054/lydk.bisu.50
摘要562)   HTML201)    PDF (889KB)(1942)    收藏

经济学代表了一种研究经济行为和现象的分析方法或框架。要做好旅游经济学研究,研究者必须真正深入研究旅游现象的特点和事实,从现象背后归纳、抽象出能够解释旅游实际问题的理论。经济学分析框架是被研究者广泛接受的研究和分析范式,一般由视角、参照系和分析工具等组成。在实证研究过程中,上述范式体现为模型、数据和变量等维度。鉴于经济学理论在旅游情境中的适用性限制,在使用有关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学方法进行旅游研究时,需要保持必要的谨慎,紧密结合旅游业具体实际进行创新,以不断推进旅游经济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目的地品牌个性感知过程研究: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潘莉, 金康伟
旅游导刊    2018, 2 (1): 22-36.   DOI: 10.12054/lydk.bisu.59
摘要638)   HTML76)    PDF (824KB)(1256)    收藏

品牌个性能够帮助人们实现对特定目的地的快速联想和定位评价。当前研究集中关注品牌个性在不同文化背景目的地中表现出的维度差异结果,但在人们如何形成对目的地品牌个性的感知这一关键问题上,还缺乏深入探讨。本文遵循行为地理学研究范式,通过划分目的地品牌个性感知要素层次和解析地方空间结构,构建了目的地品牌个性感知过程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主要结论包括:(1)从时间跨度看,目的地品牌个性的感知包括出游前的初始整体感知和出游过程中的在场具体感知;(2)从空间尺度看,人们对目的地品牌个性的感知包括旅游情境和具体场所两个层次;(3)从场所结构看,人们对目的地品牌个性的感知包括空间布局功能性、空间要素存在性和场所精神特性3个维度。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人口统计和行为特征对旅游移动平台顾客融入的影响
吴文秀, 张宏梅
旅游导刊    2018, 2 (1): 37-55.   DOI: 10.12054/lydk.bisu.58
摘要489)   HTML23)    PDF (760KB)(1099)    收藏

信息时代,顾客融入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但对顾客融入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仍然较少。本文以旅游移动平台为例,实证分析人口统计和行为特征对顾客融入(包括融入行为和融入动机两方面)的影响。研究发现:融入行为在人口统计特征变量上存在差异,表现为女性、18~30岁、受教育水平高的旅游者具有较高水平的融入行为;女性、受教育水平高的旅游者具有更强的融入动机,年龄对融入动机无显著影响;行为特征变量(出游情况、熟练程度和花费时间)均显著影响融入行为和融入动机。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并为旅游企业建设旅游移动平台以及提高顾客融入度提出建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近30年国内外节事活动游客参与动机研究述评
许忠伟, 黄彬
旅游导刊    2018, 2 (1): 56-71.   DOI: 10.12054/lydk.bisu.54
摘要695)   HTML1210)    PDF (663KB)(2177)    收藏

节事活动日益成为旅游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游客是节事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因此对节事活动参与者的动机研究是节事活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影响到节事活动中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参与者的决策和满意度等诸多方面。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节事活动游客参与动机的各方面论述,在剖析已有的国内外研究及其存在的不足后,主要从节事参与动机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动机维度、节事动机与其他影响因素的关系等4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
33. 全域旅游发展的新观察和新思考
厉新建, 王昆欣, 李柏文, 宋瑞, 厉新建, 贾然, 傅林峰
旅游导刊    2018, 2 (1): 72-91.   DOI: 10.12054/lydk.bisu.61
摘要572)   HTML60)    PDF (684KB)(1673)    收藏

任何理论的发展和政策的推进,都离不开理性的批判,也离不开建设性的建议。“破”不是目的,“立”才是根本。自全域旅游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战略以来,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支持者有之,质疑者亦有之。我们都相信,真理越辩越明。无论讨论双方所执何种理由,这种讨论对于全域旅游战略的优化无疑是有益的,这种讨论也是理性思考全域旅游战略的重要基础。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肯定了全域旅游的路子是对的。全域旅游的路子如何才能走得更快、走得更好,还需要学术界继续研究,需要行业继续探索。2018年,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这个特殊年份的开端,有必要从社会经济改革的新高度、从市场发展变化的大趋势、从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角度,继续深化对全域旅游战略的认识,廓清对全域旅游的错误认识,明晰全域旅游发展的路径。为此,《旅游导刊》特别以“全域旅游”为主题,组织了本期“观点与争鸣”,期待对全域旅游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新时代下的乡村旅游研究再思考
徐虹, 王彩彩
旅游导刊    2018, 2 (3): 20-21.   DOI: 10.12054/lydk.bisu.73
摘要901)   HTML278)    PDF (1485KB)(1150)    收藏

新时代为乡村旅游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大力提振乡村旅游,科学引导乡村现代化发展,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大现实需求和重要科学命题。笔者基于对乡村新现象的观察,提出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研究的关键问题,分别从数字经济下乡村旅游运营模式、休闲经济下乡村旅游市场开发、创新经济下乡村旅游创业、包容性经济下乡村旅游扶贫和绿色经济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5个视角提出乡村旅游的研究问题,继而指出未来乡村旅游发展需要实现主客观、资源观、制度观3个方面的思想转变,并提出乡村旅游研究的整合框架,以期通过深化理论研究和强化实践应用,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全域旅游:概念的发展与理性反思
王佳果, 韦俊峰, 吴忠军
旅游导刊    2018, 2 (3): 66-80.   DOI: 10.12054/lydk.bisu.71
摘要836)   HTML85)    PDF (1593KB)(1823)    收藏

对全域及全域旅游概念的起源、演变进行梳理与反思,对于全面理解全域旅游的概念内涵及发展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可从学术概念、发展理念、行动策略3个层面去理解或践行全域旅游,学术概念的再生产主体主要是学界,发展理念的再生产主要在政界和学界,行动策略的再生产主要在政界和业界。从全域旅游的倡导主体、发展主体、受益主体的多重主体审视视阈下,全域旅游重点需要解决4个方面的问题:目的地问题、制度问题、产业问题、人的问题。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乡村价值嵌入视角下的旅游精准扶贫新考量
李锋
旅游导刊    2017, 1 (6): 1-17.   DOI: 10.12054/lydk.bisu.48
摘要551)   HTML1194)    PDF (897KB)(1165)    收藏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常常被视为产业扶贫,以外部资源或资本的“注入”作为乡村实现扶贫的主要动力,而对乡村本底价值认识不够,导致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脱嵌”于乡村,产业难以扎根,扶贫流于表面。作为农耕文明基因库的乡村是旅游精准扶贫的基本空间,具有无可替代的文化价值。本文认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之路径,要以可持续生计为理念,以乡村价值为本底,以文化保护、扶贫脱贫、利益共享和空间平等为目标体系,以内源为动力,以外援为助力,把乡村价值嵌合于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之内,优化乡村生态体系,培育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内嵌产业,构建 “乡村文化态”和“乡村空间态”融为一体的活态乡村社区,走乡村“自复兴”之路。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
37. 一种面向旅游研究的海量图片元数据分析系统——以罗马为例
邓宁
旅游导刊    2017, 1 (6): 34-47.   DOI: 10.12054/lydk.bisu.38
摘要684)   HTML39)    PDF (2389KB)(985)    收藏

利用数据挖掘的分析方法对用户生成的图片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UGC)进行数据挖掘,已成为旅游市场营销和目的地形象研究的热点。然而,分析和处理海量图片数据需要借助计算机技术,这对于广大旅游研究者而言门槛颇高。本文构建了一个通用的图片数据分析工具,旨在为旅游研究者提供一个海量图片分析平台,利用该数据平台可从4个方面服务于旅游研究:(1)目的地热点(Point of Interest,POI)分析;(2)游客历史对比分析;(3)游客轨迹分析;(4)基于图片的目的地形象感知分析。本文以罗马为例,说明了该分析平台如何应用于旅游研究中,并对利用UGC图片进行旅游研究提供了方法和工具上的支撑。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领导社会责任取向、企业文化与一线员工服务绩效的关系研究——以旅行社为例
程珊珊
旅游导刊    2017, 1 (6): 48-65.   DOI: 10.12054/lydk.bisu.49
摘要462)   HTML18)    PDF (1043KB)(1480)    收藏

近年来,旅游服务型企业因缺乏社会责任而引发的恶性事件频频发生,从组织内部来说可以把它归结为领导没有履行对利益相关方尤其是员工的社会责任。本研究以旅行社为例,基于员工视角探讨领导社会责任取向与一线员工服务绩效的关系,并通过企业文化的中介作用,进一步揭示领导社会责任取向与一线员工服务绩效关系的作用机理和机制,构建领导社会责任取向、企业文化与一线员工服务绩效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发现,领导社会责任取向对企业文化和一线员工服务绩效都有显著影响;领导社会责任取向可以通过企业文化这一中介变量来影响一线员工服务绩效。本研究丰富了领导社会责任相关理论,对旅游服务型企业打造优质企业文化、提升一线员工服务绩效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旅游领域量表开发研究进展——基于国内外六本旅游学术刊物的分析
陈钢华, 赵丽君
旅游导刊    2017, 1 (6): 66-85.   DOI: 10.12054/lydk.bisu.56
摘要1315)   HTML32)    PDF (835KB)(1951)    收藏

本文通过对1998—2017年间发表在国内外6本旅游学术刊物上的53篇论文的统计分析,对旅游研究领域量表开发的历程、主题、流程规范与心理测量学标准进行了回顾。研究发现:(1)国内外旅游领域的量表开发研究可以划分为缓慢起步期(1998—2007)和快速发展期(2008—2017)两个阶段。(2)主要的研究领域为游客、旅游目的地和目的地居民。(3)在量表开发流程方面,初始测项确定、正式样本收集、信度与效度分析是目前旅游研究领域量表开发论文普遍遵循的步骤;但在构念范围确定、初始测项净化、问卷预试、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等5个步骤上,不少论文尚未严格遵守基本流程。(4)绝大部分论文都严格遵守量表开发的心理测量学标准,汇报了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的统计结果。本文的研究发现能为旅游领域后续新量表的开发提供主题领域选择以及流程与技术指标上的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旅游开发中社会公平及其维度的逻辑框架构建
张机
旅游导刊    2017, 1 (5): 1-16.   DOI: 10.12054/lydk.bisu.42
摘要538)   HTML121)    PDF (850KB)(1616)    收藏

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型综合性产业,既能对地区相关产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也能反映出社会公平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现程度。纵观我国旅游开发与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社会公平缺失始终是影响我国旅游业健康稳定发展的一个棘手问题,但学界鲜有研究系统关注旅游开发中的社会公平问题。本文认为,旅游开发中的社会不公平现象主要体现在旅游土地资源消耗的不公平、当地居民利益分配的不公平、旅游景区定价的不公平以及特殊人群旅游开发的不公平4个方面。在旅游开发实践中所凸显出来的各种冲突和矛盾,其实质是社会公平缺失的外在体现。造成旅游开发不公平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即权利理念丢失、产权制度模糊与政府职能缺位。而要促进中国旅游开发中的社会公平,既要借鉴已有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也必须构建旅游开发涉及的社会公平维度的逻辑框架,以指导我国的旅游开发实践。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