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微信公众号

编辑部微信号

温馨提示:本网站为本刊唯一投稿平台,未委托任何其他网站或公司组稿。
2024年, 第1期 刊出日期:2024-02-28 上一期   
本期栏目: 观点与争鸣  研究论文  综述论文 
观点与争鸣
如何在旅游管理研究中使用严谨规范的扎根理论和案例研究方法
李彬, 王莎, 王节祥, 李亮, 余志远, 龚奕潼
旅游导刊. 2024 (1): 1-29.   DOI: 10.12054/lydk.bisu.259
摘要( )   HTML( )     PDF(18271KB)( )

扎根理论和案例研究方法在当前旅游管理、工商管理研究中应用普遍,但学界对于这两种方法的本质特征、评价标准和关键操作步骤仍然存在诸多争议和不清晰之处。因此,本文围绕如何用好扎根理论和案例研究方法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得出主要结论为:(1)高质量的质性与案例研究方法具有5个主要特征,即研究设计具有高可信度及高可靠性、样本与案例选择与研究问题及研究范式相匹配、数据分析过程严谨及规范、理论构建能找到“最优区分”平衡点、文章写作注重研究方法的独特性。(2)学界需要深入反思扎根理论的内涵体系并规避4种典型误区,要重视处理理论抽样、编码技巧、信效度检验等核心问题。(3)扎根理论数据分析的规范性特别是编码过程在文章中的说明与展示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值得注意的是对数据进行“持续比较”与合理解释才是扎根理论数据分析的核心,不能为了编码而编码。(4)案例研究的数据分析与理论构建可以概括为“数据 — 概念 — 概念间关系 — 理论”逻辑链条,首先是从数据到概念,即通过将案例数据进行压缩和抽象,使之与相关概念联系到一起,其次是概念间关系及理论解释,即将这些概念以一定的逻辑联系起来,描述案例现象的模式,解释其背后的机制。(5)案例研究适用于揭示理论机制和构建新理论,选择相匹配的数据处理方法能有效提升案例研究的质量,根据理论类型不同可将案例研究分为过程理论型和因素理论型,且分别适配不同的研究设计和数据处理方法。

研究论文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多重驱动路径研究——基于“需求 — 供给 — 支持”框架的组态分析
查建平, 李程, 谭庭, 贺腊梅, 徐单单
旅游导刊. 2024 (1): 30-59.   DOI: 10.12054/lydk.bisu.246
摘要( )   HTML( )     PDF(17252KB)( )

文旅融合是实现我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补齐旅游业发展短板、推进转型升级的内在需要。本文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对我国2010—2019年30个省区市的文旅融合发展水平展开评估,随后引入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基于需求、供给和支持3个方面的驱动条件探究我国文旅融合发展路径。研究发现:(1)研究期内我国文旅产业整体发展水平有所提高,但不同地区存在较大的区域异质性。(2)从我国整体文旅融合发展路径来看,需求与支持条件起重要作用,居民消费能力与区位交通条件的作用尤其突出。(3)东、中、西部地区发展路径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主要为需求 — 支持条件叠加型发展路径,中部则呈现出支持条件驱动型与需求条件驱动型两种发展路径,西部存在需求条件驱动型与需求 — 支持条件叠加型两种路径。因此,地方政府应重视供给、需求、支持多重条件的协同匹配,根据地方发展条件切实调整文旅开发策略,有针对性地提升核心驱动能力以突破发展瓶颈。

反事实思维视角下限时促销对旅游直播消费者即时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
王雨晨
旅游导刊. 2024 (1): 60-81.   DOI: 10.12054/lydk.bisu.237
摘要( )   HTML( )     PDF(14093KB)( )

限时促销作为一种条件促销模式,已成为提升旅游直播营销效果的重要手段,但已有研究较少关注旅游直播领域的限时促销。为弥补现有研究不足,探究旅游直播中限时促销对消费者即时购买决策的影响机制,本文以目标导向行为理论为基础,从反事实思维视角,通过两项情景实验对此进行了剖析,研究发现:(1)旅游直播限时促销能够直接激发消费者的即时购买意愿,其中限时折扣形式比限时赠品效果更好;(2)当消费者具有较强的上行反事实思维时,旅游直播限时促销能够诱发消费者的预期作为后悔,从而降低即时购买意愿;(3)当消费者具有较强的下行反事实思维时,旅游直播限时促销能够诱发消费者的预期不作为后悔,从而提升即时购买意愿。研究结果揭示了旅游直播限时促销所具有的双面性,丰富了旅游直播营销的相关研究,可为旅游企业合理采取网络促销措施提供启示。

基于声景偏好的运河文化带声景质量优化研究——以里运河文化长廊为例
张一, 崔建周
旅游导刊. 2024 (1): 82-103.   DOI: 10.12054/lydk.bisu.245
摘要( )   HTML( )     PDF(12808KB)( )

声景观对遗产地、生态环境、公共游憩空间均有重要作用,运河文化带是涉及文化遗产、生态保护、游憩利用的多重复合空间,因此研究运河文化带的声景观实属必要。本文以里运河文化长廊为案例进行问卷调查,探索人们对于运河声景观的偏好模式,并结合P-F模型分析,提出声景质量改善建议。研究结果显示:人们对于运河声景观的偏好呈现出特殊模式,最喜爱运河特征声,其次是运河生活声,最厌恶扰民声;对体现运河文化、具体河段地方特色的特征性声音的偏好程度高于对非特征性声音的偏好;对反映历史怀旧声音的偏好程度高于对反映当下生活声音的偏好;特殊偏好模式的形成源于人们对情感需求的满足和对运河记忆的建构;年龄、是否当地居民、游览频率也会对运河声景观的偏好产生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因此,相关管理者应深挖和再现运河特征声,改善运河生活声,并对具体声音元素进行正向或负向设计。

综述论文
旅游及酒店业免接触服务研究综述
刘春, 陆希铭, 赵琦
旅游导刊. 2024 (1): 104-131.   DOI: 10.12054/lydk.bisu.233
摘要( )   HTML( )     PDF(16417KB)( )

随着科技迅速发展,免接触服务逐渐成为旅游及酒店消费领域新兴的重要现象。为填补免接触服务领域相关文献系统性综合分析的空白,本文在全面回顾现有中英文文献的基础上,对免接触服务类型和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发现当前研究有四大研究主题,分别是从消费者角度开展的前因与结果变量研究、从组织角度开展的前因与结果变量研究、从免接触服务失败与补救策略角度开展的相关研究和聚焦于某一特定技术的综述类研究,最后提出了关于未来研究的建议。

More>>   
More>>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