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编辑部微信号
旅游导刊 ›› 2020, Vol. 4 ›› Issue (2): 77-95.DOI: 10.12054/lydk.bisu.141
• 综述论文 • 上一篇
隋新玉,刘兴双,王慧
收稿日期:
2019-11-27
修回日期:
2020-03-10
出版日期:
2020-04-30
发布日期:
2020-05-27
作者简介:
隋新玉(1994— ),女,辽宁锦州人,沈阳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规划与开发、森林旅游。E-mail:1277464729@qq.com|王 慧(1965— ),女,辽宁葫芦岛人,博士后,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旅游经济。
基金资助:
SUI Xinyu,LIU Xingshuang,WANG Hui
Received:
2019-11-27
Revised:
2020-03-10
Online:
2020-04-30
Published:
2020-05-27
摘要:
本文借助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CNKI数据库的核心期刊、CSSCI和CSCD收录的1992年至2019年间1 019篇森林旅游相关的文献进行计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森林旅游研究以4个阶段呈“实践研究—理论研究—实践理论相结合”的逻辑态势,研究方法以定量研究为主导、有效结合定性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内容随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导向不断演进,注重融入森林旅游文化元素,发挥森林旅游的康养功能,注重森林旅游的优质发展,其核心内容主要集中于森林旅游内涵、旅游目的地、旅游客源市场、利益相关者、旅游影响与评估、效率与空间结构特征6个方面。未来的研究重点可以森林旅游者需求为导向,注重森林旅游产品的开发及旅游流研究,重视森林旅游的康养功能、研学功能、科普功能及森林生态文化教育功能,注重宏观与微观层面、定性与定量综合实证分析等研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隋新玉,刘兴双,王慧. 国内森林旅游核心问题研究进展及趋势[J]. 旅游导刊, 2020, 4(2): 77-95.
SUI Xinyu,LIU Xingshuang,WANG Hui. Research Progress and Trend of Core Issues of Forest Tourism in China[J].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Prospects, 2020, 4(2): 77-95.
利益相关者 | 学者研究热点 | 利益诉求 | |||||||||
---|---|---|---|---|---|---|---|---|---|---|---|
管理模式 | 政策支持 | 参与方式 | 社区增权 | 旅游感知 | 经营模式 | 作用影响 | 行为特征 | 游客管理 | 偏好感知 | ||
中央政府及 地方政府 | √ | √ | 经济利益、生态效益、文化保护、地区发展 | ||||||||
相关企业 | √ | √ | 经济利益、地区发展 | ||||||||
旅游者 | √ | √ | √ | 游憩休闲、教育功能、文化保护 | |||||||
社区居民 | √ | √ | 经济利益、教育功能、文化保护 | ||||||||
其他社会组织 | √ | √ | √ | 文化保护、教育功能、地区发展 |
表1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与研究热点
Tab. 1 Stakeholders’ interests and research hotspots
利益相关者 | 学者研究热点 | 利益诉求 | |||||||||
---|---|---|---|---|---|---|---|---|---|---|---|
管理模式 | 政策支持 | 参与方式 | 社区增权 | 旅游感知 | 经营模式 | 作用影响 | 行为特征 | 游客管理 | 偏好感知 | ||
中央政府及 地方政府 | √ | √ | 经济利益、生态效益、文化保护、地区发展 | ||||||||
相关企业 | √ | √ | 经济利益、地区发展 | ||||||||
旅游者 | √ | √ | √ | 游憩休闲、教育功能、文化保护 | |||||||
社区居民 | √ | √ | 经济利益、教育功能、文化保护 | ||||||||
其他社会组织 | √ | √ | √ | 文化保护、教育功能、地区发展 |
提出者 | 要点 | 指标选取 |
---|---|---|
陈秋华等 | 通过专家意见咨询法、层次分析法确定森林旅游低碳化评价指标结构模型和体系( | ?政府低碳宣传与保障;?企业低碳经营与管理;?旅游者低碳意识与行为 |
钟林生等 | 提出了对森林旅游资源资产进行评估的方法及其在森林旅游定价中的应用( | ?基础资产;?森林景观资产; ?森林环境资产;?森林气候 |
李有绪等 | 运用专家咨询等方法,确定了城郊森林旅游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森林住宿服务质量;?森林餐饮服务质量;?森林接待服务质量;?森林交通服务质量;?森林游憩服务质量;?森林基础服务质量 |
张少青 | 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鸟语林产品的适宜性程度进行评价( | ?产品竞争力;?市场需求水平;?开发效益;?产品开发能力; ?外部关联性;?产品的适宜性 |
表2 森林旅游有效性评估指标示例
Tab. 2 Examples of forest tourism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indicators
提出者 | 要点 | 指标选取 |
---|---|---|
陈秋华等 | 通过专家意见咨询法、层次分析法确定森林旅游低碳化评价指标结构模型和体系( | ?政府低碳宣传与保障;?企业低碳经营与管理;?旅游者低碳意识与行为 |
钟林生等 | 提出了对森林旅游资源资产进行评估的方法及其在森林旅游定价中的应用( | ?基础资产;?森林景观资产; ?森林环境资产;?森林气候 |
李有绪等 | 运用专家咨询等方法,确定了城郊森林旅游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森林住宿服务质量;?森林餐饮服务质量;?森林接待服务质量;?森林交通服务质量;?森林游憩服务质量;?森林基础服务质量 |
张少青 | 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鸟语林产品的适宜性程度进行评价( | ?产品竞争力;?市场需求水平;?开发效益;?产品开发能力; ?外部关联性;?产品的适宜性 |
[1] | Bakhtiari F, Jacobsen J B, Jensen F S . Willingness to travel to avoid recreation conflicts in Danish forests[J]. Urban Forestry & Urban Greening, 2014,13(4):662~671. |
[2] | Chaplin J, Brabyn L . Using remote sensing and GIS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s of tourism on forest cover in the Annapurna Conservation Area, Nepal[J]. Applied Geography, 2013(43):159~168. |
[3] | Endler C, Matzarakis A . Analysis of high-resolution simulations for the Black Forest region from a point of view of tourism climatology:A comparison between two regional climate models (REMO and CLM)[J].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 2011,103(3—4):427~440. |
[4] | Lin W P . Monitoring and protection of forest ecological tourism resources by dynamic monitoring system[J]. Ecological Chemistry and Engineering S, 2019,26(1):189~197. |
[5] | Matilainen A, Lähdesmäki M . Nature-based tourism in private forests: Stakeholder management balancing the interests of entrepreneurs and forest owners?[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014(35):70~79. |
[6] | Mayer M . Can nature based tourism benefits compensate for the costs of national parks? A study of the Bavarian Forest National Park, Germany[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14,22(4):561~583. |
[7] | Niu L Q, Cheng Z H . Impact of tourism disturbance on forest vegetation in Wutai mountain, China[J].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2019,191(2):81. |
[8] | Tyrväinen L, Mäntymaa E, Ovaskainen V . Demand for enhanced forest amenities in private lands: The case of the Ruka—Kuusamo tourism area, Finland[J]. 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 2014(47):4~13. |
[9] | Zhong L S, Deng J Y, Xiang B H .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the tourism area life-cycle model: A case study of Zhangjiajie National Forest Park, China[J]. Tourism Management, 2008,29(5):841~856. |
[10] | 毕竟, 罗艳菊 . 森林旅游者的全球气候变暖认知及低碳出行意向[J]. 林业经济问题, 2014,34(3):250~255. |
[11] | 车自力, 杜忠潮 . 褒河森林公园旅游者人口学特征与行为模式分析[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7,22(2):184~188, 193. |
[12] | 陈丽军, 苏金豹, 赵希勇 , 等. 我国森林旅游产业优质化发展对策研究——以森林公园为例[J]. 林业经济, 2019,41(2):84~88. |
[13] | 陈丽丽, 章家恩 . 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者行为特征及客源市场细分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39(13):7 983~7 985. |
[14] | 陈玲玲, 屈作新 . 我国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策略[J]. 江苏农业科学, 2016,44(1):483~486. |
[15] | 陈清惠 . 三明市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发展方向探讨[J]. 林业经济, 2018,40(10):66~70. |
[16] | 陈秋华, 洪小燕 . 森林旅游低碳化游客管理路径选择研究[J]. 林业经济问题, 2012,32(5):401~406. |
[17] | 陈秋华, 郑小敏 . 森林旅游低碳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1):38~42. |
[18] | 陈小琴 . 森林旅游资源概念的辨析[J]. 林业经济问题, 2006,26(2):146~149. |
[19] | 陈新颖, 彭杰伟 . 森林旅游行为调查及发展对策——以环南宁森林旅游圈为例[J]. 林业资源管理, 2017(3):20~24. |
[20] | 陈焱, 朱梦旗, 陈磊 , 等. 香文化理念森林旅游产品开发设计[J]. 林业经济问题, 2019,39(2):197~203. |
[21] | 丛丽, 张玉钧 . 对森林康养旅游科学性研究的思考[J]. 旅游学刊, 2016,31(11):6~8. |
[22] | 但新球, 周光辉 . 对森林旅游及其特点的认识[J].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1994,13(2):57~60. |
[23] | 但新球 . 试论森林旅游资源的资产属性与资产评估[J].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1995,14(1):30~34. |
[24] | 丁振民, 黄秀娟, 朱佳佳 . 中国省域森林公园旅游效率测算与旅游收入增长潜力研究[J]. 林业经济问题, 2016,36(6):571~576. |
[25] | 丁振民, 赖启福, 黄秀娟 , 等. 中国森林公园旅游效率的空间差异与收敛性研究[J]. 林业经济, 2016,38(11):41~48. |
[26] | 董楠, 张春晖 . 全域旅游背景下免费型森林公园游客满意度研究——以陕西王顺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 旅游学刊, 2019,34(6):109~123. |
[27] | 范黎丽 .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森林旅游竞争力评价[J]. 林业经济, 2019,41(7):57~62. |
[28] | 方世明, 易平 .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游憩机会谱的构建[J]. 湖北农业科学, 2014,53(2):457~462. |
[29] | 韩福丽, 张继梅, 王海荣 . 公众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森林旅游的认知现状及成因探析——以黑龙江省为例[J]. 林业经济, 2017,39(4):102~105. |
[30] | 何尤刚 . 江西森林旅游开发的RMP分析[J]. 林业经济问题, 2010,30(4):341~345, 365. |
[31] | 贺建伟 . 生态文化视域中的森林生态旅游[J]. 林业经济, 2009(12):60~63. |
[32] | 黄秀娟, 林秀治 . 我国森林公园旅游效率及其影响因素[J]. 林业科学, 2015,51(2):137~146. |
[33] | 贾启明, 马秀娟 . 森林旅游与森林旅游资源的动态保护[J]. 林业资源管理, 1997(4):46~48. |
[34] | 李春干, 赵德海, 卫日强 . 森林旅游资源等级评价方法的研究[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6,20(3):64~68. |
[35] | 李东瑾, 毕华 . 中国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26(S5):274~277. |
[36] | 李济任, 许东 . 基于AHP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森林康养旅游开发潜力评价——以辽东山区为例[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a,39(8):135~142, 169. |
[37] | 李济任, 许东 . 森林康养旅游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 林业经济, 2018b,40(3):28~34. |
[38] | 李剑锋, 苏建军 . 基于AHP法的蟒河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开发评价研究[J]. 林业经济问题, 2015,35(4):366~370, 378. |
[39] | 李霞 . 基于SWOT分析的建宁县森林旅游开发策略[J]. 广东农业科学, 2012,39(21):233~236. |
[40] | 李向明 . 近年来我国森林旅游研究综述[J]. 江西林业科技, 2001(3):22~27. |
[41] | 李永安 . 我国乡村森林旅游开发须破解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法制困局[J]. 世界林业研究, 2019,32(4):107~111. |
[42] | 李有绪, 陈秋华 . 城郊森林旅游服务质量评价研究——以福州市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 林业经济, 2015,37(1):70~74. |
[43] | 刘战慧 . 韶关市森林旅游资源的深度整合开发研究[J]. 林业经济问题, 2005,25(5):316~320. |
[44] | 刘照, 王立国, 程时雨 , 等. 基于BRT的森林旅游地游客碳补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明月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9,34(2):267~272. |
[45] | 卢春英 . 龙岩市森林旅游资源特点与开发对策[J]. 福建林业科技, 2005,32(3):220~224. |
[46] | 陆琳, 张传军 . 基于DEA的森林旅游运营效率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36(27):11907~11908. |
[47] | 罗芬, 黄清麟, 张寅 , 等. 森林旅游资源分类与调查及评价研究进展[J]. 世界林业研究, 2014,27(6):8~13. |
[48] | 罗芬, 罗翊祯, 李雪丽 , 等. 森林旅游解说规划中的空间、信息与媒体关系模型构建——以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9,39(2):128~134. |
[49] | 罗芬, 钟永德 . 三十年旅游发展对国有林场的影响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4,34(5):107~112. |
[50] | 马剑英, 孙学刚, 贾戎 . 森林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研究[J]. 干旱区地理, 2002,25(4):372~376. |
[51] | 潘明慧, 袁轶男, 王亚蕾 , 等. 基于RSEI的福州旗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研究[J/OL].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1~6[2020-02-14].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7.1132.S.20190509.1645.002.html. |
[52] | 戚连忠, 袁位高, 江波 , 等. 浙江省森林旅游资源的保护与持续利用[J]. 浙江林业科技, 1998,18(3):59~63. |
[53] | 亓越, 马宁, 陈建成 . 国有林场森林资源有偿使用机制研究[J]. 林业经济, 2018,40(2):14~18. |
[54] | 秦彦, 沈守云, 吴福明 . 森林生态系统文化功能价值计算方法与应用——以张家界森林公园为例[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0,30(4):26~30. |
[55] | 仇维佳, 谭益民, 张双全 . 基于聚集分形的湖南省国家森林公园空间结构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6,36(10):128~133, 146. |
[56] | 邱晓霞 . 我国森林公园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综述[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8,24(1):77~79. |
[57] | 任新理 . 陕西秦岭地区森林旅游开发现状与对策[J]. 陕西林业科技, 1997(2):34~36, 39. |
[58] | 司瑞雪, 李经天, 陈长生 , 等. 木兰围场森林旅游产品特色与市场开发探讨[J]. 林业资源管理, 1997(4):48~50. |
[59] | 唐承财, 覃浩庭, 范志佳 , 等. 基于实验学的国家森林公园低碳旅游行为及产品设计模式[J]. 旅游学刊, 2018,33(11):98~109. |
[60] | 唐承财, 于叶影, 杨春玉 , 等.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游客低碳认知、意愿与行为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32(4):43~48. |
[61] | 唐笛扬, 张建国, 崔会平 , 等. 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形象感知要素结构特征[J]. 林业经济问题, 2018,38(5):72~77. |
[62] | 王爱 . 森林旅游产品开发探析[J]. 林业资源管理, 2013(2):37~41. |
[63] | 王立国, 陈美球, 缪光平 , 等. 森林旅游者碳补偿决策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江西省11个典型森林公园1686份样本数据[J]. 林业经济, 2018,40(12):82~88. |
[64] | 王屏, 戴年华, 欧阳雪莲 , 等. 中西方森林游憩者生态行为影响研究——基于解说驱动机制视角[J]. 生态学报, 2016,36(12):3666~3677. |
[65] | 王屏, 欧阳雪莲, 栗丽 , 等. 森林旅游解说生态效果影响研究——以中西方游憩者为例[J]. 林业经济, 2017,39(10):108~112. |
[66] | 王兴国, 王建军 . 森林公园与生态旅游[J]. 旅游学刊, 1998(2):15~18, 61. |
[67] | 吴后建, 但新球, 刘世好 , 等. 森林康养:概念内涵、产品类型和发展路径[J]. 生态学杂志, 2018,37(7):2159~2169. |
[68] | 项卫东, 薛建辉 . 旅游干扰对森林景观与环境的影响[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0,43(S1):87~90. |
[69] | 修新田, 陈秋华, 赖启福 . 社区居民参与森林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5):155~159. |
[70] | 闫淑君 . 森林旅游产品适宜性评价实证研究[J]. 林业经济问题, 2007,26(6):552~554. |
[71] | 杨财根, 郭剑英 . 生态文明建设下城市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研究——以南京紫金山森林公园为例[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4,29(3):221~226. |
[72] | 杨丽婷, 刘大均, 赵越 , 等. 长江中游城市群森林公园空间分布格局及可达性评价[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25(8):1228~1237. |
[73] | 叶晔, 李智勇 . 森林休闲概念辨析[J]. 世界林业研究, 2009,22(2):75~77. |
[74] | 易艳 . 森林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外部环境成本补偿机制研究[J]. 旅游论坛, 2011,4(2):37~40. |
[75] | 尤建林, 陈献志, 孙德斌 , 等. 条件价值法在自然保护区森林游憩价值评估中的应用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39(35):21889~21892, 21895. |
[76] | 尤建林, 韦新良, 李东 , 等.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游憩价值评估[J].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9,26(4):575~580. |
[77] | 于波涛 .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森林旅游环境承载力分析[J]. 学术交流, 2008(2):86~89. |
[78] | 于洁, 耿玉德 . 运用面板协整方法对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旅游经济效应的评价[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8,46(4):83~87. |
[79] | 于开锋, 金颖若 . 国内外森林旅游理论研究综述[J]. 林业经济问题, 2007,27(4):380~384. |
[80] | 郁琦, 李山, 高峻 .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和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热点与趋势比较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 2019,47(15):5~13. |
[81] | 张林云, 陈贵松 . 基于旅游者视角的森林旅游低碳化实现方式探讨[J]. 林业经济问题, 2014,34(6):553~557. |
[82] | 张少青 . 森林旅游产品适宜性评价实证分析——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鸟语林产品为例[J]. 林业经济, 2008(4):55~57. |
[83] | 张文娟, 马履一, 杨军 . 国外生态系统服务概念在森林旅游中的应用分析[J]. 世界林业研究, 2016,29(4):7~13. |
[84] | 张玉钧 . 论旅游产业与现代林业的融合空间[J]. 旅游学刊, 2011,26(6):10~11. |
[85] | 赵丹群 . 基于CiteSpace的科学知识图谱绘制若干问题探讨[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2,35(10):56~58. |
[86] | 赵红霞, 刘伟平 . 森林旅游资源评价方法对比分析研究[J]. 林业经济问题, 2006,26(2):116~119. |
[87] | 钟林生, 马向远, 曾瑜皙 . 中国生态旅游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 2016,35(6):679~690. |
[88] | 钟林生, 吴楚材, 肖笃宁 . 森林旅游资源评价中的空气负离子研究[J]. 生态学杂志, 1998(6):56~60. |
[89] | 周国宏, 聂小荣, 谢冬明 .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森林旅游效益研究——以江西省为例[J]. 企业经济, 2018(2):162~168. |
[90] | 庄惠, 龚有坤, 陈贵松 .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低碳旅游发展动力机制探讨[J]. 林业经济问题, 2014,34(6):558~562, 567. |
[1] | 刘芸希, 夏宪玲, 陶长江. 国内节事研究回顾与述评[J]. 旅游导刊, 2023, 7(1): 85-107. |
[2] | 张鹤, 王庆生. 国内外遗产旅游研究:进展与述评[J]. 旅游导刊, 2022, 6(3): 86-101. |
[3] | 邬超, 邵秀英, 高楠. 旅游形象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J]. 旅游导刊, 2019, 3(5): 84-99. |
[4] | 魏红妮, 朱竑. 旅游研究中的学术动态剖析——基于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的可视化图谱样本分析[J]. 旅游导刊, 2018, 2(3): 41-65.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