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微信公众号

编辑部微信号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4期 刊出日期:2024-08-30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论文:理论建构探索与展望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旅游基础理论创新与创建
张凌云
旅游导刊. 2024 (4): 1-8.   DOI: 10.12054/lydk.bisu.285
摘要( )   HTML( )     PDF(4427KB)( )

文章简述了中西方不同发展阶段下的大众旅游和国民旅游特征,以及旅游在非惯常环境下的消费行为和现象,并以萨伊定律、行为经济学中的前景理论和心理账户予以解释,据此得出5个推论和9个趋势预测。

研究论文
资源禀赋、范围经济与乡村旅游业的中国式现代化
郭为, 徐云霄, 康悦
旅游导刊. 2024 (4): 9-34.   DOI: 10.12054/lydk.bisu.257
摘要( )   HTML( )     PDF(13832KB)( )

乡村振兴的首要目标仍然是提高居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本文以景区旅游资源为切入点,细致分析了发展旅游在省级层面、县市级层面和景区内部层面对家庭收入的影响,估算了发展旅游给景区相关家庭带来的纯粹旅游收入增量。研究发现:无论微观还是宏观层面,城乡差别仍然是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是乡村旅游业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亟须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认为规模经济可能并不适合大多数中国乡村地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下,旅游业可能更应该选择范围经济作为未来发展的指导思想,并尝试用数理方法证明了范围经济在乡村旅游中的可行性和存在性。最后,本文结合中国未来产业发展方向,详细说明了采用范围经济来指导乡村旅游发展的具体措施以及相关原则。

服务机器人更胜一筹?——餐盘浪费监督力度与服务提供者类型对自助餐顾客响应的影响
薛欣, 张超, 余琦斌, 刘丛
旅游导刊. 2024 (4): 35-62.   DOI: 10.12054/lydk.bisu.280
摘要( )   HTML( )     PDF(17578KB)( )

餐饮企业监督顾客实现“光盘”,是防止食品浪费的重要举措,但难免会引起消极的顾客响应。在数智化时代,使用服务机器人执行监督职能,是否可以缓和自助餐顾客因餐盘浪费监督而产生的消极响应?本研究基于心智知觉理论,通过预实验和情景实验,在自助餐厅监督顾客餐盘浪费的情境下,探究服务提供者类型(服务机器人vs. 人类服务员)与监督力度(大 vs. 小)对顾客响应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相较于较大的监督力度,较小的监督力度增加了消极的顾客响应,具体表现为顾客态度更消极、负面口碑行为意愿更高;(2)服务提供者类型与监督力度对顾客响应产生了交互效应,当监督力度较小时,服务机器人相较于服务员减轻了消极的顾客响应,当监督力度较大时,服务机器人减轻消极的顾客响应的效应消失;(3)感知限制性在服务提供者类型和监督力度对顾客响应的交互影响中发挥了中介作用。本研究不仅丰富了数智化技术助推顾客减少餐盘浪费的理论研究,同时也为自助餐企业实施餐盘浪费监督时选择何种服务方式提供了实践启示。

心理时间旅行:听众与城市民谣相遇的过程解读
许雨欣, 熊伟, 陈彤彤
旅游导刊. 2024 (4): 63-85.   DOI: 10.12054/lydk.bisu.256
摘要( )   HTML( )     PDF(12943KB)( )

音乐可以带着听众去旅行,城市民谣让听众“走进”旅游目的地,走入音乐时空之旅,但其内在的心理活动过程需要深入解读。本研究基于旅游相遇理论,援引心理时间旅行的概念,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对网易云音乐平台歌曲《成都》的乐评数据进行三级编码,构建了听众与城市民谣相遇的心理时间旅行的过程模型。具体而言:首先,城市民谣是开启心理时间旅行的“按钮”,当下是心理时间旅行的“锚点”,记忆和自我是心理时间旅行的“机器”,听众通过记忆和自我穿梭于主观时间中的过去和未来;其次,听众的身体作为“情绪交错场”,不断积累着的主体情绪成为心理时间旅行机器的“润滑剂”,使得听众在音乐时空之旅中循环流转,跨越时空走进旅游目的地。本研究创新性地将旅游相遇理论和心理时间旅行的概念相结合,揭示听众与城市民谣相遇的音乐时空之旅的内在心理活动过程,也为旅游目的地营销组织提供了实践启示。

综述论文
中国喀斯特旅游研究:回顾与展望
李文路, 覃建雄
旅游导刊. 2024 (4): 86-111.   DOI: 10.12054/lydk.bisu.253
摘要( )   HTML( )     PDF(16726KB)( )

喀斯特旅游实践对喀斯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需要系统的学术研究进行科学指导,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喀斯特旅游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展望。目前在国内喀斯特旅游的研究体系中,鲜有进行知识总结和问题反思的文献。本文梳理和归纳了1985年以来国内喀斯特旅游的代表性文献,系统地回顾了该领域的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指出了研究不足,构建了研究框架,并提出了研究展望。研究发现:(1)国内喀斯特旅游研究经历了萌芽阶段(1985—1996年)、发展阶段(1997—2009年)和稳定阶段(2010年至今);(2)研究主题聚焦于喀斯特旅游资源基本内涵、喀斯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喀斯特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喀斯特乡村旅游及扶贫开发和喀斯特旅游影响与可持续发展5个方面;(3)研究方法在定性研究与量化分析方面均有所涉及,定性研究成果较为丰富;(4)在学术界,喀斯特旅游的关注度呈现波动状态,且存在着研究成果质量不高、研究不成体系等问题;(5)未来需要加强对喀斯特旅游的基础性研究、经验性研究和时代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