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微信公众号

编辑部微信号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2期 刊出日期:2025-04-30 上一期   
本期栏目: 研究论文  综述论文 
研究论文
新内生发展理论视角下多主体何以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来自浙江省8市16村样本的实证
李秋成, 刘鑫, 管婧婧, 王亚新, 项国鹏
旅游导刊. 2025 (2): 1-34.   DOI: 10.12054/lydk.bisu.290
摘要( )   HTML( )     PDF(20057KB)( )

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本文基于新内生发展理论,从多主体协同和内外联动视角,构建乡村旅游多维度高质量发展理论模型,并基于浙江省8市16村的调研数据样本(N=1 126)进行定量实证研究。通过SmartPLS 4.0软件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1)旅游企业运营、当地社区参与度以及政府政策支持对乡村旅游的经济、社会、生态及文化等多维度高质量发展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乡村运营机制通过带动当地社区参与共同促进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3)政府的政策支持能够有效推动乡村内部社区参与及旅游公司的运营介入。本文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设计与实践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基于网络文本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动态演化特征研究——以峨眉山市为例
张毓峰, 段昊岑, 吕兴洋
旅游导刊. 2025 (2): 35-59.   DOI: 10.12054/lydk.bisu.288
摘要( )   HTML( )     PDF(14379KB)( )

旅游目的地普遍面临形象构建与形象更新的重要任务,但学界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动态演化规律还缺乏深入认知。本研究以峨眉山市为例,基于2011年至2021年的网络文本资料,对其投射形象和感知形象的词汇表达和内在结构进行历时动态分析和多维对比分析,深入探究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动态演化特征。研究发现:旅游目的地“投射—感知”形象差异客观存在,但二者随时间的推移呈现出趋同的态势;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形象具有高稳定性,而边缘形象则具有不稳定性;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动态演化由官方与游客之间复杂的双向作用所驱动。本研究拓展并深化了旅游目的地形象动态演化的相关研究,能为旅游目的地形象构建与形象更新提供方法指导。

标准化对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基于创业活跃度的调节效应
王彧, 戴亿坤, 王艳如, 孙晓洋
旅游导刊. 2025 (2): 60-79.   DOI: 10.12054/lydk.bisu.284
摘要( )   HTML( )     PDF(11342KB)( )

标准化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工具。本文以旅游业标准化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DEA-Malmquist方法对我国2006年至2019年240个地级市的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借助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评估旅游业标准化建设对旅游全要素生产率所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旅游标准化建设显著提升了城市的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且其作用的发挥更多依托于技术进步,本文运用PSM-DID、合成双重差分、安慰剂检验等多种方法证实了这一结论的可靠性。在进一步分析后,发现创业活跃度在旅游标准化与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中呈现倒U形调节作用,并且旅游标准化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资源禀赋欠佳以及市场信用较差的城市助力效果更为显著。本研究为旅游业标准化的提质增效作用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综述论文
近20年来我国旅游景区研究的述评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
刘明鑫, 甘静
旅游导刊. 2025 (2): 80-106.   DOI: 10.12054/lydk.bisu.247
摘要( )   HTML( )     PDF(25155KB)( )

旅游景区作为旅游产业链的核心,其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并值得深入关注。本研究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针对中国知网数据库有关旅游景区的期刊文献展开分析,绘制出我国旅游景区研究知识图谱。研究结果表明:在作者层面,高产作者群尚未完全成型,研究内容呈现多元化态势,作者间合作关系较为松散,核心研究团队数量相对匮乏;从发文机构角度来看,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北地区,研究机构分布相对集中,受“学缘”关系和地理位置影响明显,且各研究机构科研能力差异较大;旅游景区研究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起步、活跃、拓展以及调整4个阶段;研究主题主要聚焦于资源与开发、经济与管理、科技与战略3个方面。最后,本研究从研究方法、合作网络和研究内容3个维度对旅游景区研究的未来方向进行了前瞻性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