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编辑部微信号

图片新闻

    《旅游导刊》“高理论贡献论文写作”工作坊在京成功召开
  •      红叶满阶时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期刊社《旅游导刊》杂志于11月16日组织召开了“高理论贡献论文写作”工作坊,该工作坊以锤炼高水平学术论文为目的,通过观摩厘清一篇高理论贡献论文是如何通过研究设想形成、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论文写作等环节被“制作”出来的,从中体验学术之艰、学术之美和学术之趣。来自全国50多家高校、研究机构、学术期刊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交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湖北大学、四川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华侨大学、厦门大学、苏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经济管理》《社会学研究》等的120余名学者、期刊编辑以及硕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研讨活动。


    会议现场

         会议伊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院长谷慧敏教授致辞,她对各位专家学者莅临二外表示欢迎与感谢,并指出要纯粹的回归学术,深入地探讨学术问题,同时把学术和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接下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科研处处长王成慧教授致辞,他首先介绍了二外旅游管理学科的历史沿革以及二外旅游研究体系与队伍,表示希望看到《旅游导刊》能够在中国旅游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下创造中国的特色、中国的风格、中国的气派。随后,《旅游导刊》执行主编秦宇教授介绍了召开此次会议的背景。他指出,《旅游导刊》一直想对旅游科学研究当中的理论构建问题作一些探讨和分析,厘清目前理论建构文章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做一些提升、需要做一些改进,为此召开了此次工作坊会议。研讨会由秦宇教授主持,共分为上午、下午两个版块。

    我校旅游科学学院院长谷慧敏教授、科研处处长王成慧教授致辞,

    《旅游导刊》执行主编秦宇教授主持会议

         上午版块中,首先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王金伟副教授作论文报告,题目是《黑色旅游地游客行为特征的结构维度与影响关系研究》。他详细介绍了黑色旅游的相关概念、研究背景、研究过程以及审稿流程,指出黑色旅游动机具有显著的悲情化特征,对黑色旅游地形象产生重要影响,情感是黑色旅游地形象演化的关键内核。然后,由湖北大学李志飞教授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孙瑾教授进行评议发言。李志飞教授的发言题目为“游客行为的结构维度与理论构建的逻辑”。他首先介绍了王金伟副教授的论文在理论假设、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方面的学术贡献,并从黑色旅游目的地与传统旅游目的地在游客行为方面有什么不同以及黑色旅游的特殊性两方面进行了学术探讨,最后从管理学的路径出发,对旅游学的学理基础与理论构建进行了梳理,指出旅游学的独特性是异地性,旅游学的理论构建逻辑可以是中国旅游实践—多学科理论—旅游理论—知识溢出。孙瑾教授的发言题目为“旅游管理视角下的消费者决策行为研究展望”。她指出本篇论文形成了自己的动机分类和测量量表,并重点关注了黑色旅游动机与目的地形象以及游客满意度、游客忠诚度直接的内在关系,在黑色旅游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研究价值。随后她在论文假设推动、黑色旅游地游客行为特点等方面提出了论文可商榷之处,并就如何提升论文的理论贡献进行了阐述。

         接下来,由浙江工业大学赵磊副教授作论文报告,题目是《城旅融合、空间溢出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他首先从研究缘起、研究贡献、文献梳理、理论分析、研究设计等方面对论文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之后建议在宏观上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参与和市场的力量,在微观上要鼓励城旅融合要素充分的流动、互补共享;要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战略,尽可能提高产业结构体系生态内涵,同时保证产业结构孵化器下的均衡性,来为城旅融合的发展提供适应的产业环境。然后,由华东师范大学杨勇教授和四川大学查建平副教授进行评议发言。杨勇教授的发言题目为“回归与阐释——从城旅融合的经济学研究说开去”。他对这篇论文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内容方面的理论贡献和创新之处进行了介绍,接下来指出了论文概念需进一步明晰、研究视角需进一步凝练、分析框架需进一步完善、研究路径需进一步清晰等方面的可提升之处,最后从学科视野、研究立意以及研究范式三个方面提出了高理论贡献旅游研究论文的写作要点。查建平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城旅融合中经济增长效应生成及其分析框架解构”。他从该篇文章的概念内涵、城旅融合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等方面进行评析,指出该篇文章选题视角独特、分析架构合理、论证过程严谨,并从科学主义、人文主义与经济学方法论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思考。

    工作坊上午版块论文报告人及评论嘉宾

         下午版块,首先由华侨大学林美珍副教授作论文报告,题目为《Peer Engagement Behaviors: Conceptualization and Research Directions》。她对理论文章如何进行研究选题、研究设计、论文写作、论文修改直至发表进行了阐述,随后介绍了今后的研究设想,如PEB概念操作化、PEB与社会信用体系的融合等。然后,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李亮副教授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马双副教授进行评议发言。李亮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PEB理论化评论——兼论理论构建与理论贡献”,他从独创性、有用性等方面指出了PEB理论化的理论贡献,介绍了如何评价理论建构研究的理论贡献。马双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PEB概念化评价及平台经济研究方向和趋势”。她首先介绍了这篇文章的写作难点与重点,如概念内容广泛难以界定、PEB的演化里程复杂、理论视角与研究内容的衔接难度大等;随后,她详细介绍了顾客的不当行为、多文化的平台研究以及政策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接下来,由中山大学郝小斐副教授作论文报告,题目是《旅行视频博客与目的地形象构建——基于互动仪式理论的解释及其反思》。该论文选取了以成都为目的地的旅行vlog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呈现的内容和互动的内容,尝试以互动仪式理论为参照来勾勒出旅行vlog对目的地形象构建过程的基本模型。郝小斐副教授从研究背景、研究设计、研究发现、理论探讨等方面介绍了论文的写作过程。然后,由北京林业大学蔡君教授、厦门大学张进福副教授、苏州大学周永博副教授进行评议发言。蔡君教授的发言题目为“也谈旅行视频博客中的制码解码及受众的意义建构对目的地形象的影响”。她首先指出本篇论文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上比较新颖,对于未来相关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接着,她从远程有效互动的共识问题、身体在场角度对论文进行了详细的评析;最后,她指出了后续研究的方向和思路。张进福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知识的理论坐标与研究的思想高度——兼评《旅行视频博客与目的地形象构建》”。他首先对如何评价知识与知识的生产、知识和理论的区别以及如何评价学术论文进行了详细阐释;接着对本篇论文进行了评析,指出了论文在新视角与理论整合、对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反思两个方面的研究贡献。周永博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旅行图像、视觉社交与目的地形象社会建构”。他首先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贡献在于依托了16个热门旅游Vlog的案例,结合最新的旅行视觉内容材料,把互动仪式理论从物理在场推向了虚拟在场,对这个理论的适用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具有很强的指导价值;随后,他对论文进行了评析,从深入问题本质聚焦过程、开展实验研究,挖掘情绪能量的作用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工作坊下午版块论文报告人及评论嘉宾

         本次会议特别邀请了《管理世界》编辑部的李逸飞老师、《中国工业经济》编辑部的崔志新老师、《经济管理》编辑部的闫梅老师、《社会学研究》编辑部的杨可老师前来参会,希望从主流学科一流刊物编辑的角度分析现在旅游理论建构的文章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做进一步提升和改进。四位老师针对每篇文章的选题意义、方法、工具、分析结果展示、理论对话等进行了精要的评论,引发与会者的深入思考与讨论。

    主流学科期刊编辑发言

         此次工作坊会议通过对靶子论文的研究和学习,深入探讨如何设计、写作、发表具有高理论贡献的旅游研究论文。会议期间论文报告人、评论人、与会嘉宾进行了充分、热烈、深入的讨论,他们纷纷表示此次会议形式新颖、主题鲜明、特色突出,从中收获很多。

  • 发布日期: 2019-11-20  浏览: 7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