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编辑部微信号

旅游导刊  2020 , 4 (1): 12-18 https://doi.org/10.12054/lydk.bisu.121

研究论文

旅游的时空穿越结构机制研究

陶玉霞1, 王仪舒2

1 河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河南新乡 4530073
2 郑州大学外语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1

A Study on the Space-time Structure Mechanism of Tourism Traversing

TAO Yuxia1, WANG Yishu2

1 College of Tourism,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453007, China
2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 China

中图分类号:  F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3238(2020)01-0012-18

通讯作者:  王仪舒(2000— ),女,河南光山人,郑州大学本科学生,研究方向:文艺美学。

收稿日期: 2019-01-15

修回日期:  2019-04-14

网络出版日期:  2020-02-28

版权声明:  2020 《旅游导刊》编辑部 《旅游导刊》编辑部 所有

基金资助:  本研究受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发生学视角下的旅游对话结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8BJJ034)、河南师范大学2017年度教学改革研究基金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

陶玉霞(1972— ),女,河南浚县人,河南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学基础理论。E-mail:taoyxia@163.com

展开

摘要

本文首先通过语义内涵解读、现象考察和比较分析构建了穿越认知逻辑分析框架,然后从语义学视角应用发生学方法、心理距离理论,通过逻辑分析构建旅游时空穿越回环结构、旅游穿越过程结构机制模型,并对旅游穿越结构进行过程机制分析。研究结论认为:旅游的时空转换结构是一种穿越结构,旅游穿越表现出完整的时空穿越特征,具有人类穿越式对话的典型性;旅游结构的本质是时空穿越;旅游穿越就是通过物理时空转换建立心理距离,最终达成心灵对话之目标。因此,旅游运行的核心矛盾就是解决由物理空间转换带来的交通需要和由穿越式对话带来的旅游实景营造需要,从而实现心理时空穿越。本文通过对旅游结构本质的追问,将“穿越”这一日常化语言抽象为学术语言,形成旅游学内生性概念和范畴,为旅游体验活动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解释话语,并为不同类型穿越结构、穿越感问题的研究拓展了探讨空间。

关键词: 旅游 ; 穿越 ; 时空转换 ; 结构机制 ; 心理距离理论

Abstract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cognitive, logical analysis-based framework of time-travel through semantic connotation interpretation, phenomenon investigation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paper then constructs a loop structure of tourism traversing, the structural mechanism model of the tourism traversing process, and then provides a process analysis of tourism traversing structure mechanism by applying a genetic method and psychological distance the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mantics through logical analysis. Through these,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orientation of “You” is to reach an ideal realm that is far away from the annoyance of the world, allow for free leisurely travel, transcends the reality, and allows one to experience true existence. One way to achieve the realm of “You” is the “travel”, the essence of which i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ime and space, and is thus a spiritual journey with the intention of exploring, reconstruction, and of leisurely travel. The structure of traversing tourism is a type of structural time-travel, and the structure of traversing tourism shows the most complete characteristics of space-time traversing. Tourism traversing is typical of human traversing dialogue, and the essence of tourism structure is space-time traversing. The goal of tourism traversing is simply to achieve spiritual dialogue from the physical space-time conversion to the psychological distance establishing. As such, the core contradiction of tourism i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transportation needs that are brought about by physical space convers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tourist scene creation that is brought by the traversing dialogue, on top of realizing psychological space-time traversing. This study of tourism time-travel thus faces the time-traveler itself first and discusses the process and mechanism of time-travel, the second is towards tourism research, as one attempts to touch the core contradictions of tourism and establish the core concept of tourism research, the third is facing social language, clear and enrich the social semantics of the concept of “time-travel”.

Keywords: tourism ; time-travel ; space-time conversion ; structure mechanism ; psychological distance theory

0

PDF (1647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陶玉霞, 王仪舒. 旅游的时空穿越结构机制研究[J]. 旅游导刊, 2020, 4(1): 12-18 https://doi.org/10.12054/lydk.bisu.121

TAO Yuxia, WANG Yishu. A Study on the Space-time Structure Mechanism of Tourism Traversing[J].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Prospects, 2020, 4(1): 12-18 https://doi.org/10.12054/lydk.bisu.121

一、旅游结构研究回顾

关于旅游文化审美质性的论断已为学界普遍认可,旅游体验学说在旅游学术界已基本达成共识,并得到多视角的解析(樊友猛、谢彦君,2017),对日常体验与现象学“意向体验”的区别认知分析(埃德蒙德•胡塞尔,2015)和对体验“原初构造”的探究(张骁鸣,2016)尚在探讨中。地理学视角的研究从旅游活动时空结构展开,澳大利亚学者雷珀(Leiper)构建了旅游地理系统模型(Boniface & Cooper,1987),保继刚(1992)据此优化为更简明严密的旅游活动系统模型,基本奠定了旅游研究的框架和维度。旅游行为特征(MacCannell,1973;谢彦君,1998)与旅游诸多功能(Boorstin,1964;Cohen,1979;王宁,1999;Graburn,2001)正是衍生于旅游活动基于地理时空转换形成的暂时性与异地性特征。这种在时间中穿越空间的活动区别于其他人类活动的本质在于,这种时空穿越结构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而文化内涵的赋予又基于人们对其时空结构功能的经验认知(陶玉霞,2018)。因而,“流动”成为当下对传统以稳定和界限为主体形式的批判语境(马凌、孙九霞、朱竑,2017),旅游成为一条通往人类内心家园的精神之路(陶玉霞,2015)。在旅游结构文化内涵研究方面,谢彦君(2005:30-32)最早提出旅游世界这一旅游学专有命题。学者认为旅游者经历时空转换构建了一个与日常生活迥异的“充满符号的世界”(孙洪波,2010)、“现象与意识的双重世界”(马凌、朱竑,2015),并探讨了旅游活动中从生活世界到旅游世界的转换过程(谢彦君,2005:55-60)与心境转换本质(龙江智、卢昌崇,2010)。赵刘等基于现象学分析探讨了旅游体验作为体验流的直接性与意识构造特征,认为旅游世界的时空维度经由体验构造,旅游“是人类在自由的意识状态下朝向世界的方式”(赵刘,2017),并探讨了意识在旅游世界中的历时与共时构造过程(赵刘,2018)。

旅游结构的重要表征是时空转换与心理距离。距离及对距离的感知影响着人类行为的选择(Walmsley & Jenkins,1992),理解人类对周围环境的感知是解释人类行为的关键(Cadwallader,1979),距离的过程感知可能比距离本身更为重要。空间不仅是容器,更是人类认知建构的结果,人类行为的历史正是一部文化空间建构史,空间现实意向的形成过程是理解人类行为机理的钥匙(Boerwinkel,1995)。对“远方”的感知是影响人类旅游行为选择的关键因素之一(曹晶晶、章锦河、周珺等,2018),与文学艺术经验有着类似的距离感知特征。旅游审美“诗意对话”说(曹诗图、孙天胜、周德清,2011)、旅游体验“探寻心灵秘密”说(潘海颖,2012),都道出了旅游与文学艺术对生命归属和文化价值寻觅的共通特征,以及旅游与艺术体验之间的约通性可能。诗歌让人们从生活世界沉浸到审美生命的体验中(Makkreel,1975);旅游使旅游者以审美姿态观照现实世界之“诗意”(吴海伦,2015),将现实世界转化为诗意栖居地(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2004)正是人们基于距离原理对艺术经验的实践。杨振之和谢辉基(2017)据此援入“体验—艺术经验—世界”逻辑,提出“旅是去远,游是游戏”这一崭新视角,使旅游研究进入哲学诠释的境界。因此,旅游便是基于其时空结构特征——从心理时空转换到审美心境建构的穿越过程,从而实现对“艺术经验”的模拟和拓展,在这一过程中人们获得了时空穿越感。正是这一时空结构成就了旅游和艺术审美王国的建构(陶玉霞,2018)。

穿越这一时空转换概念近些年来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文学阅读、游戏娱乐、旅游体验中,穿越结构的功能与意义得以充分发挥与展示。然而作为一个概念,“穿越”在辞书中仍然仅表达为“物理空间的跨越”,其心理时空转换到审美心境建构的意义在学术界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研究,其结构机制与本质特征尚待阐明。同时,旅游与艺术体验之穿越结构又有着介质、功能等诸多不同。本文就旅游穿越与文学艺术等穿越体验活动的结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发生学方法、心理距离理论,通过逻辑分析构建旅游穿越过程结构机制模型,并对旅游穿越结构进行过程机制分析,探讨“穿越”在旅游概念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形成旅游学内生性概念和范畴,为旅游体验活动提供一种新型的解释话语,以助推进对旅游质性的研究。而且,旅游穿越结构的提出及其运行结构机制的逻辑分析架起了旅游活动由惯常环境到非惯常环境、由生活世界到旅游世界过程运行与理论逻辑的桥梁,使得旅游活动理论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解释系统。同时,基于旅游穿越过程不同环节和阶段对旅游者不同行为和心理表现的解析,对旅游企业经营管理和产品设计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二、穿越概念的提出

1. 穿越的语义学内涵

辞书对词语的收录和释义反映了词语被社会接受与使用的发展情况。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辞源》尚未收录“穿越”一词;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版《汉语大词典》将“穿越”释义为“经过、穿过”,基本含义指“穿越云层”等经过或穿过一定的物理空间。20世纪八九十年代,“穿越”一词开始出现在生活日常话语中。特别是近二十年来,随着玄幻文学、穿越剧以及互联网与魔幻游戏的风靡,“穿越”逐渐成为一个流行词,旅游景区也出现了“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等宣传口号。美国哲学家大卫•刘易斯(Lewis,1976)认为应“将主体的出发和到达看作两个事件,当且仅当这两个事件之间存在不等量的时间间隔时,才称之为穿越”。该定义利用两重不同意义的出发与到达时间的间隔来界定穿越,强调实际空间转换用时(external time)与个人体验时间(personal time)之间并不相等,而个人体验时间是一种观察者看不到的、与体验者个人内心体验内容有密切关系的体制外时间,因而体验者的空间也是与观察者看到的物理空间不同的、有特殊体验内容和意味的心理空间。因此,此处的“穿越”指在特定时空里实现向异时空的穿越,它实质上是一种“物质—意识”过程,表示借助特定介质的激发实现心理时空穿越,瞬时达成历史跨越、心境转换或魔幻感的建立,满足现实时空中无法完成的诉求和愿望。如今,“穿越”一词的内涵由物理时空向心理时空延伸并成为流行语而在各种场合被广泛使用。

玄幻小说和网络游戏等穿越题材紧扣当代现实时空中消费者的逃避型心理需求,为体验者呈现了一个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异时空的幻象世界,满足某种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欲望和潜意识需求,表达出消费者力求摆脱现实的精神疏离与逃避倾向(张颐武,2006)。这与传统古典文学摆脱物理时空束缚,实现“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追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之“神游”状态(范文澜,1962)的心理超拔需求不同。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基于物理时空转换实现心理距离的建立,从而达成审美心境的建构,实现自己对美与人生的解读,然后再次经历物理与心理时空的转换,返回居所,最终回归现实(Brown,2013)。在大众旅游活动中,强调追求心灵愉悦的“天性旅游”(张小军、吴毅,2017)正是一种与传统古典文学追求心理超拔感类似的穿越体验活动。

与当下文学领域“穿越”的价值取向研究范式不同,如吴炫(2010)在对“穿越”的探讨中主要阐释了文学基于现实又超拔于现实之上的谓之“穿越”的一种精神价值取向,本文探讨的“穿越”概念强调一种过程机理解析,即强调“穿越”作为一种身心活动过程的内涵,它是通过某些特定介质(物理时空)完成心理转换的一个完整的“物理—心理”过程。

穿越作为本文探讨的学术概念,不同于“穿越剧”“穿越小说”中的“穿越”。穿越类玄幻小说或游戏冠以“穿越”之名,特指为增强某种穿越感(魔幻历史世界、未来未知世界、幻想世界等)采用特殊书写技巧、介质、器械等手段专为读者或游戏者设计提供的专门玄幻性产品。

就结果来看,穿越有精神超拔、暂时放松身心愉情悦性、基于感官刺激的瞬时愉悦3个层次。文学与旅游穿越体验有积极的拓展诉求,也有消极的消解现实压力的诉求,基于客观条件与个人主观因素限制,文学与旅游体验主要追求前两个层次,而玄幻的虚拟现实类体验产品则呈现“架空性”诉求,追求的是基于感官刺激的瞬时愉悦。

2. 大众穿越感知现象考察

(1)关于穿越感知的几个访谈

通过文献分析与现实考察,笔者大致梳理了文学艺术、虚拟现实游戏、旅游3类穿越体验进行比较分析的维度,主要包括介质、结构特征、过程、功能、结构本质等。文学艺术类体验的介质包括文字、色彩线条、声音旋律、影像等,虚拟现实游戏类体验的介质有器械、场景、操作等,旅游体验的介质有交通旅行、空间转换、景观实景等。结构特征方面,前二者为不涉及物理时空转换的心理时空转换,旅游体验为由物理时空到心理时空转换。过程方面,前二者为心理过程,旅游体验为物理过程到心理过程再到物理过程的回环转换过程。功能方面,三者都具有使体验者达到忘我境界的功能,旅游体验因为有物理时空转换特征,因此还具有仪式体验功能。从结构本质来看,三者都具有时空穿越的结构本质,但旅游体验的时空穿越包含了物理时空和心理时空穿越交叠转换的特征。

为深入了解大众对“穿越”的感知概况,2018年4月21至23日、5月6至8日,本研究分别以河南师范大学师生(5人)、通过旅行社联系到的普通游客(5人)、新乡市万达广场游戏厅游戏者(5人)、中国驴友网驴友(5人)为样本,针对调研对象的文学艺术类阅读欣赏、虚拟现实游戏、旅游3类体验的类型、介质、结构特征、过程、功能、结构本质、时效、认同度、选择倾向等维度的感知要素以及3类穿越体验的感知度、影响因素、障碍、满意度等方面进行了半结构访谈。

本次访谈的目的是根据对大众穿越感知现象的考察,结合文献梳理进行逻辑分析,构建穿越认知逻辑分析框架,并通过对3类穿越体验的比较分析,观察穿越体验的共性和旅游穿越体验的特殊性,侧重点在于深入了解旅游穿越介质要素、感知结构、结构运行逻辑过程、影响因素、与他类穿越体验的比较、穿越类型选择倾向的影响因素、穿越词义理解度等问题。

(2)访谈结果

通过对访谈材料的整理,主要分析项统计结果见表1

在受访者对体验类型的补充中,饮酒和抽烟属于通过麻痹神经或刺激神经兴奋产生的幻觉沉迷,不属于本研究探讨的心理穿越感知范畴,予以排除;笔者认为钓鱼、游泳、探险类体验可另列为体育体验类,练字可归入文学艺术体验类。受访者对这些补充类型的认同度为10.0%,大多数受访者不认同这些活动的意义,或觉得这些活动很难达到穿越境界,而认同者也不一定会选择这些活动来获得穿越体验,故其选择倾向为1.7%。受访者对虚拟现实体验类活动的穿越感知认同度最高,但选择倾向却是最低的,只有4.3%,大多数受访者包括此类体验爱好者也觉得这类活动没有精神超拔意义,是一种消极逃避体验。文学艺术体验的穿越感认同度最低(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影视体验最容易达到沉浸效果,但绘画和音乐等艺术体验的穿越感获得难度较大),为76.7%,但选择倾向为83.3%,其中贡献最大的是影视体验。而旅游体验的认同度为83.3%,选择倾向则为最高,为93.3%,大多数受访者认为,现在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好,出游比较容易,且休闲放松效果很好。

表1   穿越结构感知情况

Tab. 1   Statistics on perception of time-travel structures

项目类型介质结构
特征
过程功能结构本质时效认同度选择
倾向
文学艺术体验不太清楚→认同较长76.7%83.3%
虚拟现实体验不太清楚→认同较短96.7%4.3%
旅游体验不太清楚→认同83.3%93.3%
其他补充钓鱼
饮酒
练字
游泳
未解释经解释经解释未解释经解释10.0%1.7%
抽烟
探险

注:√表示认同;“钓鱼”等为个别受访者提出的其他可能获得穿越感的途径;“未解释”表示未经访谈者解释,受访者直接选择认同;“经解释”指经过访谈者解释后,受访者表示认同;“认同度”指受访者对通过某类穿越体验活动能够获得较强穿越感知的认同情况;“选择倾向”指受访者在通常情况下可能选择某种穿越体验活动的倾向

新窗口打开

本次访谈结果较好地反映了人们穿越感知体验的实际情况,能够初步反映3类穿越感知体验在介质、结构特征、过程、结构本质、功能等方面的联系与差别。

文学艺术、虚拟现实游戏、旅游等体验的结构本质都是时空穿越,但由于各自介质的不同,其实现穿越感的具体结构特征与过程机制也不同。文学艺术与虚拟现实游戏体验实现穿越体验的介质是可移动的,可直接置于体验者面前,因此体验者不需要物理空间转换即可从对介质的赏析、操作进入心理时空场。而旅游体验的介质是异地实景,实景不可移动,因此必须附加交通介质,游客才能看到实景。故而,旅游活动的结构表现为由物理时空到心理时空的转换特征。所以,文学艺术与虚拟现实游戏类穿越体验的过程是由视觉、肢体感觉直接到心理体验的过程,而旅游穿越体验的过程是由物理时空转换到心理时空建构与体验的过程。

(3)穿越体验效果梳理

虚拟现实游戏类穿越体验的穿越感比较强,游戏者在游戏中希望得到战胜挑战、情感交流、独处、战果炫耀、特殊情感补偿、非现实世界的幻想等体验满足。受访者一致认为玄幻小说可以归入此类,这类体验时效短,精神提升意义不大。“玄幻小说和游戏就是让人不用思考,可以消磨时间。对人和事物力量的夸张,让自己也觉得仿佛对现实中的无奈有力量去控制了。很多游戏就是取材于玄幻小说。看完、玩完了也觉得没什么意思,但现实中有压力时就又想看、想玩,在幻想世界得到满足和补偿吧。”

文学艺术类穿越体验感知的强弱与文学类型的特点和读者自身因素有关。观影的穿越感较强,但时效较短;诗歌、小说等穿越感较强,特别是经典文学,体验时效长,甚至影响个人一生,精神升拔作用较强;绘画类穿越体验感知获得较难,时效长短不同。各类文学艺术的体验效果差异主要跟体验者的文学、绘画、历史文化等素养有关。“文学艺术的体验我是认同的,我也是诗歌特别是古典诗歌爱好者,绘画也喜欢。诗歌是能让人沉浸在意境之中物我两忘,而且这种感觉很持久,能唤起超越感和精神升华感。我也喜欢绘画,感觉很美、很超脱,但缺乏这方面的素养和积淀。影视的代入感更强,各个层次的人都能看懂,但太平常了,看多了也会觉得无趣。”

旅游穿越体验感知比较强,时效长,具有精神提升意义且有仪式感,但感知效果因人而异,主要与体验者性格、价值取向、文化素养、景观特征、旅游环境状况等有关系。

一位不是很喜欢旅游的受访者认为:“可能是工作太累压力太大了,我在旅游时放不开,旅游穿越的感觉确实不强。我喜欢安静,感觉旅游不完全符合我的性格。我现在抽空也练练字、吹箫、游泳什么的,一方面是锻炼和自我放松,另一方面在深入之后也会有物我两忘、身心愉悦的感受,应该和旅游中的沉浸体验是一样的感觉。我也算是借助了特定介质,达到了心远地自偏的境界吧。”

一位比较理性的受访者认为:“走在诗意的路上,有时真能达到‘窥谷忘反,望峰息心’的效果。但现实状况太复杂了,游客太多。再者,现代通讯技术发达,你的心境随时都能被通讯打断。这也跟自己的价值取向有关,遇到合意的景观,我的旅游穿越感就会很强烈。有时候旅游能让我改变以前的认识、思维方式,确实有精神洗礼的作用。这种来来回回的奔波,有时候也觉得累,但因为能获得新的认识,让我看待现实有更高的境界,觉得人间值得。”

一位旅游爱好者认为:“有时候觉得人多太堵了,也不是非想去旅游,就是别人都去了,自己也想去。不完全是攀比,我从小就喜欢到未知的地方。在家里喝茶、唱歌等都不能让我的心静下来。一旦离开家,走得更远一些,我感觉那些琐事被丢在身后的空间了,被我割断了联系。上路的感觉有一种仪式感,有时候身未动,心已远。身动起来,心反而静下来了,有点儿庄严感。到处看世界或爬山时,我能够想象自己的心在飞翔。熙熙攘攘的人群都成为景观的一部分,充满活力和热情,鼎沸的人声像天籁之音,焕发着闪光的生命力。欣赏风景仿佛在欣赏一本小说或一幅油画,忘记了自己的存在。”

由此看来,人类的很多非功利性的个体活动都具有穿越功能,虽然穿越的介质、结构要素和过程环节不同,但其运行的结构机理都是一样的,都是通过特定的介质刺激心理感官产生时空转换感,从心理上进入不受社会制度性时空规范制约的忘我状态。而旅游体验由于介质的异空间性,所以体验过程呈现出物理时空到心理时空交叠转换的特征,其过程结构机制更为复杂。同一类活动对不同个体而言,受个体心理特征、阅历、审美价值取向、文化素养、社会意识形态建构、旅游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产生的穿越感知层次和程度都会有所不同。

3. 穿越认知逻辑分析框架构建

穿越体验主要有文学阅读、绘画艺术欣赏、音乐艺术欣赏、电影观看体验、网络游戏类虚拟体验、现实娱乐游戏、旅游体验等类型。文学阅读体验的介质是语言文字,绘画艺术欣赏的介质是色彩和线条,音乐艺术欣赏的介质是音色、旋律和节奏等,电影观看体验的介质是影像、声音、文字、观影环境等。从结构特征和过程看,它们都具有心理时空转换的心理过程特征。从功能来看,最理想的效果均是达到忘我境界。从结构本质来看,它们都是一种心理时空穿越过程。故均可把它们归类为传统的文学艺术类穿越体验。网络游戏类虚拟体验的介质是虚拟场景、自我虚拟动作,现实娱乐游戏体验的介质是实体娱乐器械、娱乐环境,这两种体验需要肢体动作的介入和感知,通过肢体动作与虚拟场景建立心理感知链接以增强现实场景体验感,属于虚拟现实游戏类穿越体验。旅游体验的介质是交通、空间与实景,它融合了由物理时空向心理时空转换的结构,经历了物理过程到心理过程的转换,是一种更为复杂的穿越结构。

通过文献梳理、现实观察分析和专家咨询发现,从结构本质上对“穿越”的解析主要涉及穿越的体验类型、介质、结构特征、过程、功能、结构本质等方面。基于此,本研究主要从这6个方面构建了3类典型穿越体验的认知逻辑分析框架(见图1)。接下来本文以这一框架的分析要素对旅游穿越的结构机制进行深入解析。

图1   穿越认知逻辑分析图解

Fig. 1   Logical analysis diagram of time-travel structure

三、旅游穿越系统性结构机制解析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在我看来,诗和远方代表的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信仰。旅游是一个让人心灵沉淀的过程。在旅行期间,我们走出日常生活的环境,到达一个新的环境,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当我们真正走出了自己生活的小环境,才会发现外面的世界很美好,那些发生在自己身上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就更加微不足道。”

从这位受访者的描述中,可以梳理出旅游的大致过程及其结构机制:走出小环境——惯常环境,通过物理时空的转换——旅,摆脱日常生活时空的束缚,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即使是别人厌烦的地方,感到日常小事微不足道,外面世界很美好——实际上发现自己的现实生活也有美好的一面,这是非功利视角下沉浸于美的事物后的反思,旅游者精神得以超拔,重新接受和欣赏日常生活,从旅游中欣然返回现实。

文学艺术凭借语言符号实现心理的穿越与想象,旅游则是通过物理空间的转换走向陌生不可知的远方,直接触摸各种可能性的人生。文学“只为眼睛开路”,而旅游则是跨出“大门”,是“走出界限而进入自由天地”(G •齐美尔,1991)。这对于生活中的人来说是两种不同的途径选择,“一种更为健全的人生方式或许正在于无间隔地介入生活与有距离地观照生活这两者间的互补性并存”(吴晓东,2015)。旅游穿越比文学艺术多了一个“旅”的过程,它的结构机制更为复杂,本文拟从语义学角度应用距离理论和发生学方法加以探讨。

1. 语义学角度的旅游穿越结构认知

人类本身就是在不断地迁徙和旅行中成长(卢克•拉斯特,2008),旅行是人类新知识和新经验的重要来源,是一种基于异质空间对自我重新认知、建构和定义的有效途径。但这样一种追寻实质上是在希冀建构更为舒心、自由、丰富的家园。所以,“人们浪迹天下的意识在旅游行为中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建立完整世界中永久性的家居生活”(MacCannell,1992),“人类稳定的家居生活和社会秩序正是通过不间歇的移动方式获得的”(彭兆荣,2012)。特别是20世纪以来的现代旅游已“深刻地触及了社会的内部构造,是一种特殊社会文化的表述、表达和表演的范式”(Clifford,1997)。

人本身只是一种可能性的存在(海德格尔,1987),既在此世,人便被“本分”“适宜”“惯习”“可达成”“可忍受”之类“烦世”的规范所约束所界定,从而丧失诸多人生可能性的实现(龚鹏程,2001)。走出烦世之门能够让人冲破现实生活的枷锁,通达自由的世界,探索自我的各种可能性。所以Jung 和McGuire(1969)说,旅游是人类共通且无法反抗的集体潜意识之一,在人类意识的深处铭刻着行走的基因。因此,达致“游”境界的一个途径便是“旅”,“旅”的本质是时空转换,是一种伴随时空转换着意于探索、重构与悠游并重的心灵旅程。

“游”即远离烦世界,到达悠游自在、超越现实之境界,体验本真的存在。庄子通过鹏鸟与小鸠的故事告诉我们,物理视域的拓展是通达超越性心理境界的路径,夏虫不可语冰,小鸠不可解天,只有走出自己惯常的生活世界反观之,才能真正认知这个世界,从而虚阔人生阈限,悟得自然之道,通往自由之境。时空之“旅”是穿越的途径,神思之“游”是穿越的目标和能效。

“旅”在此体现了为达致“游”而通过物理时空转换促成心理距离建立与心理穿越的技术性特征,而“游”则是一种逍遥的姿态、取向和状态,是对束缚、压抑的游离。旅游,即是通过旅行——物理时空的转换实现向“游”——审美世界的穿越,在审美世界徜徉、逍遥,超越束缚压抑,沉浸天地自由,对话本真自我。旅游不是逃避,是心灵的追寻,追寻人生更多的可能性。旅游最大的魅力,往往在于远方的陌生性、不可知性,陌生的不可知中蕴藏着更多的可能性和开拓未知世界的诱惑。

2. 旅游穿越系统性回环结构

发生学理论认为,于现象的发生、运动与结构机理中研究事物是探讨事物本质与规律的有效分析工具(许光伟,2012),本文即从发生学的角度着重探讨旅游活动系统的时空结构介质要素与回环机制特征来解析旅游时空穿越的结构本质(见图2)。

旅游活动系统的时空结构介质要素包括在旅游穿越时间过程中从出发地到目的地及其返程的物理空间、解决物理空间转换需要的交通、刺激穿越感知的“人在旅途”模式与目的地实景3个方面。物理空间又包含了旅游者社会生活时空系统、旅游去返程时空穿越过程系统、目的地穿越式对话时空系统3个部分。去返程的旅途是物理与心理时空切换的重要节点和仪式感获得的符号载体。目的地实景是旅游对话展开的核心时空场域,处于目的地对话时空系统中,是旅游活动核心吸引力要素。

旅游者社会生活时空系统包括客源地社会生活体制系统、心境系统、时间系统、空间系统、价值系统。旅游去返程时空穿越过程系统包括旅途物理时空、社会时空、旅途行进中的心理时空、物理—心理时空转换节点、交通形式与结构等。目的地对话时空系统包括旅游世界、旅游场、对话场、对话对象、对话结构。旅游穿越过程相应知识结构系统包括旅游者主体发展认知系统、旅游资源价值系统、旅游活动间体——旅游媒体支持系统。

图2   旅游时空穿越回环结构

Fig. 2   Diagram of tourism time-travel structure

旅游者社会生活时空系统中,一方面优裕物质生活与惯性的舒适模式可能造成人对事物保持灵敏感知的迟钝化、视野的局限和创新思维的消磨;另一方面现实社会生活时空体制给人带来束缚,主流意识形态价值体系压抑了个人的个性诉求,当自我意志不足以让自己从当下生活忧烦中升拔出来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现有生活模式的合理性,渴望去体察别样的生存状态,去“行万里路,然后回到内心深处”,实现生命洗礼后的重新出发。

这样,人们基于旅行与文学艺术的经验——时空转换建构自我心理时空的穿越感,希望通过旅游活动穿越到一方心灵净地,体验暂时的悠游状态,在忘我境界对话本真的心灵,获得心灵的慰藉与启迪,然后以一种新的姿态返回生活。这就是旅游穿越的全过程。

尽管旅游只能实现暂时的游离,终归要回到生活,但这也正是穿越的魅力和深意所在。穿越不是抛下生活,而是通过暂时的冒险或探索,转换认知世界和自我的视角,去发现和体验别样人生的可能性,从而以更加清明的心去看待现实生活,让生活或存在因心态的改变而变得更加生动鲜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正是这个道理。游的姿态让人忘掉功利的我,遇到本真的自己,了悟存在的真义,化解世俗的虚妄,还原更美好的自己。

3. 旅游穿越过程结构机制分析

(1)穿越对时空的解构与重构

穿越是一种解构,通过时空转换解构时间、空间、意识形态、世界观察视角等现世生活的存在价值体系;它也是一种重构,通过向第三时空的穿越实现了对存在意义的价值系统重构,使人在一个过去、现在、未来交融的世界中审视、内省与张望,想象世界的一切可能性。旅游结构的本质就是时空穿越,旅游即是“旅”过时空穿越至心灵净地,逍遥“游”于物我两忘的境界。它通过对目的地场景要素的采择组合建构对历史记忆的重新解释,营造向灵魂世界回溯的斑驳乡愁,在重新建构的心理时空场借心仪对象对话自我。穿越的目的正是实现与能够反观自我的对象沟通和对话,探索生命本真的存在意义。

(2)心理距离原理

瑞士心理学家、语言学家布洛(Edward Bullough)提出“心理距离说”来解释人们进行艺术品欣赏时的审美心理效应。他对传统的“物理空间距离”概念加以否定,认为美学距离是一种“心理距离”,是欣赏者与激起欣赏感动的根源或媒介对象之间的心理感知距离。“心理距离说”强调一种心物之间保持心理距离的状态,一切艺术之美产生于恰当的“心和物的关系上”(朱光潜,1982),“通过把客体及其吸引力与人的本身分离开来而获得的,也是通过使客体摆脱了人本身的实际需要与目的而取得的”(Bullough,1912)。心理距离的建立方法是使对象物陌生化,当对象物与人之间建立了摆脱功利关系的心理距离时,人看待对象物的心境变得平和,祛除了功利心,开始发现对象物那些日常里不曾被注意到的美的特质。在这一过程中,变的不是物,是人心,是视角,其实质是通过从功利到非功利性视角的转换建立起审美心理状态,而这一从功利到审美心境的转换是通过心理距离的建立而实现的,此即“距离产生美”的原理。

在旅游穿越中,旅游活动需要解决出发地到目的地之间物理的时间距离与空间距离问题从而完成时空的转换,进而实现心理距离的建立。心理距离的建立是实现审美对话的首要条件,这也是荷尔德林诗意栖居的真意(海德格尔,1996)。审美感知强调将自我游离于物质实体之外,物成为自我的映照,在物的隐喻中反观自我,实现神与物游、物我同构。因此,在“人役于物”的“别人呆腻的地方”,“淡泊宁静”的旅游者看到了霁月清风、长空万里。

(3)旅游穿越过程结构机制

旅游的时空转换结构是一种穿越结构,旅游即完成从现实到“游”之境界的穿越。所以旅游就是要解决由物理时空转换到心理距离建立这一任务,从而达成心灵对话之目标。文学艺术类阅读欣赏或体验同样也是一种穿越式对话,但其穿越只是一种“临窗”式穿越,而旅游穿越则具备了从物理时空向心理时空转换的完整过程,从出发前的心理穿越渴望图景与前意识即旅游前的心理时空,到旅程中的物理—心理转换,再到目的地的物理—心理转换完成,其间经过了从生活时空到游览时空的时空转换,这一转换中时间距离与空间距离的形成导致心理距离的建立,从而完成一个典型的时空穿越过程,亦即维•什克洛夫斯基(1994)所谓的“陌生化”过程,进而实现时空穿越—穿越体验—心灵对话;然后是返程中的心理—物理时空转换,慢慢由物理时空的归位回到生活现实中,对旅游穿越体验建构起心理回忆,形成旅游后心理时空。旅游过程中旅游者角色经历了“社会之我—渴望之我—自然之我—灵性之我—沉浸之我—社会之我—回忆之我”这一过程。基于旅游现象的梳理和逻辑分析,本文构建了旅游穿越过程结构机制模型(见图3)。

图3   旅游穿越过程结构机制模型

Fig. 3   The structure machine-processed model of tourism time-travel process

这一结构机制模型还反映出,有些游客虽然也经历了时间与空间距离的行程,但由于心理距离感知力较弱或者社会生活时空给予他的压力过大,难以建构自己的心理时空对话场域,因此只是实现了在游览时空浅层次旅游的目标。有时候,旅游线路或目的地实景环境营造陌生化效果不够,也会造成游客体验的不满,时空穿越效果较差。有一些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看到什么、玩了什么,在很多时候也许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有地方可去、有新鲜可看、有条件可以放松。实质上,在旅游行为中,物理的时空转换既是途径也是目的,但“有地方可去、有新鲜可看、有条件可以放松”却分明表达了时空穿越带来的生活重构意蕴。在旅游中,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讲述故事的方式,也讲述了自己独有的故事。因而,旅游穿越的层次因人而异、因景而异、因“旅”而异、因“境(个人心境、社会时代背景)”而异。

由此可见,旅游穿越结构表现出典型的时空穿越特征,诠释了不同诉求的人们不同层次、不同模式的穿越渴望与对话希冀。正如访谈中受访者所言,旅游穿越就现在的条件与社会环境来看,“比文学艺术类穿越更容易达成,穿越的效果更深刻而持久”。

四、旅游穿越研究的启示

本研究一是面向穿越者本身,探讨穿越的过程和机制;二是面向旅游研究,试图触摸旅游的核心矛盾,建立旅游研究核心概念;三是面向社会语言,明晰和丰富“穿越”概念的社会语义。

1. 旅游穿越研究的实践启示

本文通过文学艺术体验、虚拟现实体验与旅游体验的对比,深入解析旅游穿越结构,初步得到以下结论:旅游结构的本质是时空穿越,时空穿越需要解决由物理空间转换带来的交通需要,以及由穿越式对话带来的旅游实景营造需要。因此,无论是交通还是实景,都要围绕时空穿越的实现和对话的顺利开展而设计;旅行与游览都是旅游穿越的有机结构,都要以达成旅游穿越者实现悠游忘我之境、回归家园之望、释解心灵乡愁之念为设计原则,进一步探讨旅游穿越者乡愁和家园的内涵与要素,为旅游者提供更完美的旅游穿越产品,这对旅游经营管理和产品设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 穿越概念在旅游学研究中的学术地位

旅游体验说在目前的旅游理论研究中较为完善和系统,在国内外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但旅游系统的概念体系尚未建立,核心的概念仍未达成共识或得到广泛认可。旅游穿越结构的提出及其运行结构机制的逻辑分析提供了旅游活动由惯常环境到非惯常环境、由生活世界到旅游世界运行的一种分析思路:旅游穿越一方面是实现客观时空转换的交通、时空、实景介质的有机结构,另一方面是从客观物理时空转换到主观心理时空转换的文化心理机制,这使得旅游活动理论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解释系统。同时,“穿越结构”也有效解释了旅游之所以能达成多种功能可能性的结构机理。旅游活动在物理时空与心理时空、物理距离与心理距离交叠转换中展开,具有最完整和典型意义的穿越结构与过程特征。本研究希望通过对旅游本质结构和结构本质的分析和阐释,比较旅游与他类穿越结构,将“穿越”这一日常化语言抽象为学术语言,形成旅游学内生性概念和范畴,试图建立穿越概念在旅游理论研究中的学术地位,为旅游体验活动提供一种新型的解释话语。

3. “穿越”概念的语义学建设

从辞书对“穿越”的收录和释义看,其基本含义是经过或穿过一定的物理空间,对近年来生活中广泛应用的时空穿越概念尚未作规范的学术界定。学术界对“穿越”这一“物质—意识”过程的结构本质研究也很少,对文学艺术、旅游、游戏等不同类型体验中穿越感知结构与功能的比较研究尚未开启。笔者认为,平民文学与大众旅游兴起以后,“穿越”一词的内涵由物理时空向心理时空延伸并成为流行语被广泛使用,“穿越”概念的语义学建设时机已经成熟,这一工作需要梳理和明晰“穿越”概念的社会语义,从而丰富和发展鲜活有力的大众语言。


参考文献

[1] Boerwinkel H W J.

Management of recreation and tourist behaviour at different spatial levels[M] //Ashworth G J, Dietvorst A G J. Tourism and Spatial Transformations: Implications for Policy and Planning

.Wallingford, United Kingdom: CAB International, 1995: 241-263.

n

[2] Boniface B G, Cooper C P.

The Geography of Travel and Tourism

[M] . London: Butterworth Heinemann, 1987: 4.

[3] Boorstin D J.

The Image: A Guide to Pseudo-Events in America

[M] . New York: Harper, 1964: 77-117.

[4] Brown L.

Tourism: A catalyst for existential authenticity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13(40): 176-190.

[5] Brown L.

Tourism: A catalystBullough E. ‘Psychical distance’ as a factor in art and an aesthetic principle

[J]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12, 5(2):87-118.

[6] Cadwallader M.

Problems in cognitive distance: Implications for cognitive mapping

[J]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1979, 11(4):559-576.

[7] Clifford J.Routes: Travel and Transl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M] .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408.

[8] Cohen E.

A phenomenology of tourist experiences

[J] .Sociology, 1979, 13(2):179-201.

[9] Graburn N.

Secular Ritual: A General Theory of Tourism

[M] . London: Cognizant Communications, 2001:42-47.

[10] Jung C G, McGuire W The Archetypes and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M] .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9: 56-58.

[11] Lewis D K.

The paradoxes of time travel

[J]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1976, 13(2):145-152.

[12] MacCannell D. .

Staged authenticity: Arrangements of social space in tourist settings

[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3, 79(3):589-603.

[13] MacCannell D.

Empty Meeting Grounds

[M] . London: Routledge, 1992: 5.

[14] Makkreel R A.Dilthey: Philosopher of the Human Studies[M] .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5: 81.

[15] Walmsley D J, Jenkins J M.

Cognitive distance: A neglected issue in travel behavior

[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992, 31(1):24-29.

[16] 埃德蒙德•胡塞尔.

逻辑研究(第二卷第一部分)

[M] . 倪梁康,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5: 688:709-744.

[17] 保继刚.

论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核心

[J] .人文地理, 1992, 7(2):11-18.

[18] 曹晶晶, 章锦河, 周珺, .

“远方”有多远?——感知距离对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

[J] .旅游学刊, 2018, 33(7):103-118.

[19] 曹诗图, 孙天胜, 周德清.

旅游审美是诗意的对话——兼论中西哲学思想中的审美观

[J] .旅游论坛, 2011, 4(2):115-118.

[20] 范文澜. 文心雕龙注[M] .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 693-695.

[21] 樊友猛, 谢彦君.

“体验”的内涵与旅游体验属性新探

[J] .旅游学刊, 2017, 32(11):16-25.

[22] G •齐美尔. 桥与门[M] . 涯鸿, 宇声, 译. 上海: 上海三联出版社, 1991: 8.

[23] 龚鹏程. 游的精神文化史论[M] .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 152-178.

[24] 海德格尔.

存在与时间

[M] . 陈嘉映, 王庆节, 译. 北京:三联书店, 1987: 219-223.

[25] 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选集[M] . 倪梁康, 译.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 1996: 468.

[26] 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 哲学解释学[M] . 夏镇平, 宋建平, 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97-98; 210-227.

[27] 龙江智, 卢昌崇.

从生活世界到旅游世界: 心境的跨越

[J] .旅游学刊, 2010, 25(6):25-31.

[28] 卢克•拉斯特. 人类学的邀请[M] . 王媛, 徐默,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22.

[29] 马凌, 孙九霞, 朱竑.

流动、旅游与后现代——一个研究视角与一种精神转向

[J] .人文地理, 2017, 32(3):146-151.

[30] 马凌, 朱竑.

旅游研究中建构主义方法论的合法性基础及其方法应用——兼议旅游世界的本质

[J] .旅游学刊, 2015, 30(7):100-107.

[31] 潘海颖.

旅游体验审美精神论

[J] .旅游学刊, 2012, 27(5):88-93.

[32] 彭兆荣.

“失落的主题”: 旅行文化作为民族志的表述范式

[J] .世界民族, 2012(7):36-43.

[33] 孙洪波.

旅游世界的符号学阐释

[J]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3(5):28-31.

[34] 陶玉霞.

乡村旅游根性意涵的社会调试与价值重建研究

[J] .人文地理, 2015, 30(5):117-125.

[35] 陶玉霞.

旅游: 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J] .旅游学刊, 2018, 33(8):118-132.

[36] 王宁.

旅游、现代性与“好恶交织”——旅游社会学的理论探索

[J] .社会学研究, 1999(6): 93-102.

[37] 维•什克洛夫斯基. 散文理论[M] . 刘宗次, 译. 南昌: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994: 10.

[38] 吴海伦.

旅游审美观照的哲学阐释

[J] .旅游学刊, 2015, 30(6):111-118.

[39] 吴晓东.

临窗的怅望者

[J] .读书, 2015(5):66-76.

[40] 吴炫.

文学穿越现实导论

[J] .当代文坛, 2010(5): 25-30.

[41] 谢彦君.

论旅游的本质与特征

[J] .旅游学刊, 1998(4): 41-44, 63.

[42] 谢彦君. 旅游体验研究——一种现象学的视角[M] .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5: 30-32, 55-60.

[43] 许光伟.

《资本论》第四卷的逻辑: 认识发生学

[J] .当代经济研究, 2012(10): 1-11, 92.

[44] 杨振之, 谢辉基.

旅游体验研究的再思

[J] .旅游学刊, 2017, 32(9):12-23.

[45] 张小军, 吴毅.

何谓旅游?——旅游人类学视角的思考

[J] .旅游学刊, 2017, 32(7):119-126.

[46] 张颐武.

玄幻: 想像不可承受之轻

[N] .中华读书报, 2006-06-21(009).

[47] 张骁鸣.

现象学体验学说及其对旅游体验研究的启示

[J] .旅游学刊, 2016, 31(4):42-50.

[48] 赵刘.

作为意向性的旅游: 兼论旅游世界的时空构造

[J] .旅游学刊, 2017, 32(4):78-86.

[49] 赵刘.

旅游世界的直观构造——基于感性充实的现象学透视

[J] .旅游学刊, 2018, 33(3):13-22.

[50] 朱光潜. 朱光潜美学文集[M] .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 153.

版权所有 © 旅游导刊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南里1号 邮编:100024
电话:010-65778734 传真:010-65778734 邮箱:flexuebao@126.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