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编辑部微信号

旅游导刊  2018 , 2 (5): 1-10 https://doi.org/10.12054/lydk.bisu.80

专题论文:旅游研究探索与展望

中国旅游研究:一位海外学者的观察、思考和建议

黄松山

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商务与法律学院 澳大利亚 6027

China Tourism Research:Observations, Thoughts and Recommendations from an Overseas Scholar

HUANG Songshan(Sam)

School of Business and Law, Edith Cowan University, Joondalup, Australia, 6027

中图分类号:  F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3238(2018)05-0001-10

收稿日期: 2018-07-10

修回日期:  2018-07-20

网络出版日期:  2018-09-30

版权声明:  2018 《旅游导刊》编辑部 《旅游导刊》编辑部 所有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黄松山(1973— ), 男,河南鲁山人,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商务与法律学院旅游与服务营销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澳中旅游协作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旅游与服务营销、旅游者行为、中国旅游与酒店研究。E-mail:s.huang@ecu.edu.au

展开

摘要

本文对中国旅游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从一位海外华人学者的角度进行了观点陈述和评价。文章第一部分针对McKercher教授最近对国际旅游学界现状的评述,结合笔者对中国旅游研究的思考进行了呼应性讨论;第二部分简要论述中国旅游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讨的一些前沿理论问题;第三部分对中国学者在国际旅游学术期刊上发表英文文章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建议。文章最后指出,中国旅游学界需要更多的学术反思,中国旅游学者需要提升国际化的视野和视角以对世界旅游知识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 中国旅游 ; 研究 ; 学术写作 ; 学术圈

Abstract

This opinion piece article discusses and evaluates various issues of China tourism research from the stance of an overseas Chinese tourism scholar on the basis of his personal scholarly experiences. The article is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Part One echoes McKercher’s recent discussions on the status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research and discusses the relevant issues pertaining to China tourism research based on the author’s personal thoughts. Part Two briefly talks about some frontier theoretical issues facing China tourism research. Part Three analyses the common problems authors based in mainland China face in publishing their 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research journals and provides recommendations. 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tourism research community in China should be more self-reflexive in their scholarly activities; they also need to take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and view angle to contribute more to the commonwealth of the world’s tourism knowledge.

Keywords: China tourism ; research ; research writing ; research community

0

PDF (1492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黄松山. 中国旅游研究:一位海外学者的观察、思考和建议[J]. 旅游导刊, 2018, 2(5): 1-10 https://doi.org/10.12054/lydk.bisu.80

HUANG Songshan(Sam). China Tourism Research:Observations, Thoughts and Recommendations from an Overseas Scholar[J].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Prospects, 2018, 2(5): 1-10 https://doi.org/10.12054/lydk.bisu.80

引言

最近,国际旅游研究学会(International Academy for the Study of Tourism, IAST)主席、香港理工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的Bob McKercher教授在《国际现代接待业管理学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发表了一篇观点性文章(opinion article),全面评述了目前国际学界旅游研究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McKercher,2018)。McKercher提出的这些问题,对中国旅游学界有较强的参考意义。笔者作为一名海外华人旅游学者,有长达10多年的工作经历,长期关注中国旅游研究及旅游学术圈的发展态势(Huang & Hsu,2008;Hsu,Huang J & Huang S,2010;Huang & Chen,2016a/2016b)。应《旅游导刊》主编约稿已久,思量再三,虽长期不撰写中文文章,文字未免生疏,但觉得还是应为国内同行写一些有用的东西。读到McKercher的这篇文章,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这些问题作一个呼应性讨论,以资国内学界同行借鉴。另外,笔者对中国旅游研究的进展及发展方向,也有长期的观察和思考,对国内学者面向国际学术刊物的学术写作和发表,有一些切身体验和认识,在此一并分享,希望对国内学者有所启示。

本文共分3部分:第一部分对McKercher提出的问题作呼应性讨论;第二部分对中国旅游研究中的一些关键议题进行讨论;第三部分基于笔者多年学术研究及成果发表的经验,就国内旅游学者在国际旅游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特别是在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SCI)期刊上发表文章的过程中呈现出的常见问题作一分析并提出建议。

一、McKercher眼中旅游学界的“好消息”与“坏消息”

McKercher指出,国际旅游研究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具有很大的规模。据估计,全球有4 000多所旅游高校,而中国就有约2 000所。旅游学术期刊和旅游研究人员的数量都大幅增长。McKercher和其同事的研究显示,过去40年里在70多份国际英文旅游期刊刊发文章的作者数量超过17 500人。仅2016年,这些期刊刊发文章的作者就有约4 000位。如果这可以被认为是好消息的话,那国际旅游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章中来自中国的作者人数的增加,对笔者来说,就更是好消息了。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对于中国旅游学界来说,最大的利好消息,在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转型,为旅游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学术“土壤”。在2018年6月份中山大学举办的旅游学术沙龙中,有国内同仁提出中国休闲研究的前景问题,笔者的回答是:一定会有大的发展。在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快速转型中,社会大众的旅游及休闲需求不断增加,新的社会现象和旅游消费形式及行业业态为旅游学术研究提供了新契机,中国旅游发展中可研究的课题比比皆是。

虽然以“好消息”开篇,McKercher却接着指出了旅游研究发展中存在的五大问题。笔者就前4个问题结合中国旅游研究的现状作一些延伸讨论。

1. 学术研究性质的改变

在McKercher看来,早期的旅游学术研究多是基于学者的一些想法(idea),如Butler(1980)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Dann(1977)的推/拉旅游动机理论、Leiper(1990)的旅游景区系统理论等。然而目前学界这类研究较少,因为现在的学术环境及学术机构的业绩考评方式导致研究者致力于尽可能快和尽可能多地发表文章,以提升个人的学术业绩指标(如H指数)等。对于个人和机构有利的学术活动及结果却不一定有贡献于人类知识共同体的构建,学术研究的市场化和功利化极大地改变了学术研究的性质。

此类研究业绩考核的指标化评估方式也已波及中国旅游学界,可以预见的结果是学术活动本末倒置,研究者更多是基于多发文章、快发文章及职称晋升的外在动机来主导学术活动,致使学术工作知识创造的本质被淡化,学术工作日趋功利化、市场化。这一趋势给学界带来的不良影响不可小觑。在指标化评估体系的压力下,国内一些学者已经开始在一些“掠食性”英文期刊(掠食性期刊指那些打着“开放式”(open-access)期刊的名号,不提供一般正规期刊所具备的版面编排及出版服务,以赚取作者出版费为主要目的的期刊。这类期刊之所以被称为“掠食性”的,是因为它们采取各种手段引诱作者向其投稿,使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年轻学者上当受骗。详见https://beallslist.weebly.com/。)(predatory journals)上发表文章。笔者在此呼吁国内学界认清“掠食性”英文期刊的本质面目,提防这类期刊对国内旅游学界的侵蚀,特别是对年轻学者的不良影响。

在发表文章的压力下,还会衍生出关于作者署名的一些问题,如“送礼型”(gift author)作者或“请客型”(guest author)作者。一些国家(如澳大利亚有专门的学术道德国家规范)对学术工作中的作者署名有清晰的规定,虽然研究者不一定完全遵循这些规定,时常也有“擦边球”行为,但总体来讲,背离国家规范的作者署名行为是不多的。基于我们的文化环境,很多国内同行甚至根本意识不到学界在作者署名中的问题,对一些国外认为有违国家学术规范的作者署名行为习以为常。笔者在此提出这个问题,是希望中国旅游研究在逐渐国际化的过程中,能够做到高标准、严要求,也希望国内同行就此问题展开讨论。

2. 批判思考能力的欠缺

McKercher认为这一问题与上一个问题是有联系的。发表文章的压力让很多学者追求短平快的研究项目。多数研究者在已有的研究领域中寻找细微的差异并得出一些不甚相关的结论,而实质的知识贡献很有限,这一情形更适用于国际学界。对国内学界来说,批判思考能力的欠缺往往反映为另一种情形。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现实为旅游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现实情境,国内的不少研究者,在向国际学术期刊投稿时更多以研究情境的特殊性以及中国文化的特质来试图表明文章的贡献,笔者认为这是有失偏颇的。也许中国学者在投稿过程中,国际学界的评审人员会要求提供更多与中国相关的(文化)背景信息来体现文章的贡献,给中国学者一种错觉,即认为“中国特殊性”或“中国情境”就可以充分解释研究发现并转化为知识贡献。

笔者认为这是一个需要澄清的认知误区,中国的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为旅游研究提供了新颖的情境,此处“情境”对应于英文中的context一词。而严格地说,研究的问题是需要和context分开考虑的。问题本身不能和context分开将会极大降低研究结论的普适性,因而影响研究成果的知识贡献。对中国旅游问题的研究,如果不能很好地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剥离,则被认为只能适应于中国的情境,这样的研究发现对世界知识共同体的贡献会大打折扣。知识是没有国界的,同样,作为知识创新活动的学术工作如果不能突破国家制度及文化的边界,其成果的知识含量是很有限的。目前国际学术期刊主编们基于对中国这个情境的陌生感而偏向于刊用中国作者的文章,但从长远的视角看,真正的知识贡献体现在那些能够推展到不同国情中去的纯粹的、更具抽象意义的知识。

3. 方法机器人

McKercher谈到的“方法机器人”(method robots)问题主要体现为国际旅游学界研究过于伪装“科学化”(scientification)的现象。多数研究者倾向于采用应用性“科学方法”,却对方法本身的不足缺乏深入认识,过于迷信统计推断、假设检验和p值。这一现象体现在大量使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SEM)的文章中。McKercher的担忧同样适用于中国旅游学界。笔者发现国内旅游学界的方法应用在10多年间经历了从没有方法到普遍应用定量研究方法的过程(Huang & Hsu,2008;Huang & Chen,2016a)。总体上来说,这是一个进步。但过度实证化和对定量方法的一味追捧让人有矫枉过正之感。McKercher提到他了解的一些亚洲的旅游学者反映如果他们不使用SEM方法,他们的研究则不会获得资助。笔者不太清楚这是否是中国的实情,但观察到有些院校的学生不顾硕士研究生课题的性质,盲目追求定量的方法,也有国内的研究生坦诚地告诉笔者,他们除了会用SEM的研究方法之外,不会其他任何方法。

研究方法固然重要,但方法毕竟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应最大程度地服务于研究问题本身,目前国内学界过度追求实证主义的定量方法的趋势,令人担忧。而且因目前一些SEM应用软件,如AMOS等的用户界面友好,很多研究者无需深入了解方法背后的统计学原理,一些研究者在使用SEM时,粗制滥造,应用过程有很多漏洞,自然无法验证其研究结果的科学性。笔者所观察到的国内期刊刊发的使用SEM方法的中文文章,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技术中的误用之处。

客观地讲,使用定量方法进行的研究,成本较低,成果发表也较快。然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快速变迁的社会环境,很多新问题用质性研究方法更能有效揭示问题本质。希望国内同行对定量和定性方法的应用有更为客观的对待。

4. 发表与作者署名

McKercher指出学术发表的压力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越来越庞大的研究团队中,结果是年轻研究者只能“搭车”资深学者的团队才能发表研究成果,最终导致他们沦为“庞大的科学研究工厂的工人”,不能成长为独立的科学家。一些人看似很多产,然而离开那些资深的同事,他们将无所适从。McKercher指出的这一现象在国际学界更适用于一些自然科学领域。据笔者观察,在国际旅游学界合作发表学术文章的作者人数并不多,大多旅游类期刊论文的作者人数少于5位,一些年轻作者只能在资深同事带领下发表文章的现象在国际旅游学界也许有,但并不普遍。

国内旅游研究在这方面的情况稍有不同,比较突出的是前文讲到的“送礼型”(gift author)作者或“请客型”(guest author)作者等问题。至于作者间的联合发表,笔者认为还是应该鼓励的。合作研究是时代趋势,合作作者间观点及方法体系的互补可以提升研究成果的质量。这在国际合作中更为明显。另外,不同学术生涯发展阶段的研究者间的合作,也值得倡导,处于职业生涯早期阶段的研究者可以与本领域内资深学者合作,以提升自己的研究和成果发表能力。

二、中国旅游研究的理论进展和方向

1. 旅游研究的后学科性(post-disciplinarity)

纵观国际旅游学界旅游研究的学科参与历程,旅游研究一开始就是一个多学科参与的领域(Jafari & Aaser,1988;Tribe,1997)。对早期旅游研究有明显驱动作用的相关学科包括经济学、人类学、地理学、工商管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Jafari & Aaser,1988)。中国的旅游研究也明显呈现出多学科参与的特点(Huang,2011)。基于中国国情,经济学、地理学和管理学对旅游研究的参与程度更深。多学科参与是旅游研究的内在属性,也自然反映出旅游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具有学科交叉特征,跨越多种学科边界,因此问题的解决需要多学科知识、视角和方法的参与。时代的发展,需要旅游研究者主动走出学科边界,进行跨学科的合作,方能全面认识旅游现象及问题的本质。国际学界对旅游研究跨学科的性质已有共识,甚至提出了旅游研究不是简单的跨学科(cross-disciplinary or inter-disciplinary)研究,而应采取全面融合的后学科(post-disciplinary)视角。旅游研究的后学科性要求研究者针对不同的研究问题采取不同学科的分析方法,甚至对同一问题同时应用多种学科的研究方法。

从中国旅游研究的现状看,后学科性的视角有所显现,但主导学科如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对旅游研究的影响非常明显。这些影响在中国国家级研究基金申报体系中更为明显,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旅游研究的全面深入发展。虽然以哲学和休闲的视角来研究旅游问题同等重要,然而在目前的研究资助体系下,这一类的研究是较难获得资助的。这不只是中国的问题,国外亦是如此。

2. 旅游研究的方向

总体来说,旅游研究中尚缺乏内生的理论。国内学界的一些理论探索,如非惯常环境论、旅游体验本质论、旅游吸引物权论等,是对旅游内生理论构建的有益尝试,非常有意义。遗憾的是,此类理论尚未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其影响力仅限于国内学术界。相比而言,国际旅游学界虽有早期的一些理论建构,但近20年来这方面的尝试寥寥无几,这可能与McKercher所谈到的学术工作的性质改变与变迁有关。

就旅游研究的一些前沿问题来说,笔者认为国内的旅游学者可以更多地关注以下方面的研究:(1)对旅游体验经济属性的实证分析及理论提升。如行为经济学可以是一个很合适的理论和后学科视角,相关的问题包括体验的效用及心理定价、体验产业如旅游业在经济结构转型中对国民经济的结构性贡献等。笔者估计,如果我们站在人类经济社会大转型的背景下,将体验经济作为不同于传统第一、二、三产业的经济部门(Pine & Gilmore,1999)来考虑,那么旅游业将是典型的体验产业,对旅游经济的研究也有望反哺主流经济学的知识进展。(2)在旅游影响研究中突破旅游的经济功能及居民认知,从人本主义角度研究旅游对人的个体及群体生存质量和幸福感的贡献。目前国际学界对旅游和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的研究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进一步的研究可以集中在对旅游促进个人身心健康作用方面的研究。相信中国的旅游学者可以在这些方面后来居上。(3)旅游者行为研究中的情绪研究及与脑神经科学(Neuroscience)方面的融合研究。现代科技已经可以应用更为全面的情绪测量方法,如实时智能设备监测来获得游客实时的情绪反应,脑神经科学已经应用于营销的相关研究中,相信也可以应用于旅游者行为的研究中并拓展我们对旅游者行为的深度理解。Plog(1974/2001)发现大众旅游者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有些旅游者倾向于探寻并体验新的目的地,而有的旅游者却倾向于在舒适、熟悉的文化环境中旅游。也许个体的脑神经模式和类别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些个体差异。当然,建立脑神经科学与旅游者行为的联系也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游客行为的生理心理机制。(4)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和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对旅游体验的影响研究。随着VR和AR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旅游体验的时空约束性将产生颠覆性的变化,学者要从哲学的角度进一步讨论在新科技发展背景下旅游的本质这一基本命题。

三、中国旅游学者向国际英文旅游学术期刊投稿中的常见问题

基于笔者多年的观察和思考及发表研究成果的经验,笔者认为大多数国内旅游研究者在向国际英文旅游学术期刊投稿时存在以下问题。

1. 研究问题的视角过于中国化

毫无疑问,国内旅游学者应基于中国旅游实践来开展研究,中国旅游实践为旅游研究提供了丰富的选题空间,但研究问题的视角过于中国化将影响学者在国际期刊上发表文章。视角的过于中国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问题的提出只是基于中文文献,置相同领域的英文文献于不顾。如果学者不是在对英文文献把握的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其文章就没有一个与国际学界进行学术沟通的基础,在向国际期刊投稿过程中也会困难重重。二是研究的问题过于局限于中国的情境,与中国情境高度融合不可分割,以致问题的知识价值不能应用于中国之外的情境。国际学术期刊的读者对象是国际学界的研究者,期刊主编们对文章价值的认定主要是文章的知识贡献,如果研究的问题不能扩展应用到中国以外的情境,主编们会据此认为文章不适于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三是文章的写作格式过于中国化。国内学者早期发表的文章学术规范性不够,往往是一些思辨性的观点型文章(Huang & Hsu,2008)。这一类型的文章往往达不到国际学术期刊中对文章格式及研究过程科学化的要求,也难以在国际期刊上发表。

2. 在文章引言部分对研究问题的界定及问题重要性的讨论不足

这是一个在国际学界也很常见的问题。对于国内学者来说,可能原因还在于中英文论文写作和发表实践模式的不同。中文期刊中,文章的引言普遍较短,多是直接引出要讨论的问题,却在对该问题如何填补一个知识空缺点及其重要性方面论述不足。如果一位作者习惯于中文文章引言部分的写作模式,并顺其自然地将这种写作模式迁移到英文文章的写作中,一般是达不到英文文章发表要求的。

3. 定量研究型文章研究假设的提出没有足够的文献支持

这一问题具体表现为研究者在提出研究假设之前对相关变量间关系的讨论不够充分,或缺乏足够的文献支持,致使研究假设游离于文献之外,在文章的讨论部分也不能很好地就其研究发现与已有文献进行对应,不能突出其研究的知识贡献。有些作者习惯于在对相关问题泛泛讨论后,提出一长串的研究假设,这一做法在英文文章发表中是行不通的。建议研究者将这一长串的假设进行分类,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文献分析和讨论后逐个提出,或将两三个问题作为一组提出假设。

4. 对于方法的论述不清晰、不明确

这一问题更多地反映在一些定性研究的文章中,有时因为作者收集数据跨越多次田野调查,再加上对案例地二手数据(如当地政府文件等)的使用,使其研究方法部分不能有效明确地展示出作者是如何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在这种情况下,建议作者明确其研究的问题,在方法部分说明研究工具(如访谈提纲等)与研究问题的对应关系,并阐明数据分析过程是如何进行的。在对研究结果的汇报部分,可以通过引用受访者的语句来表明研究发现是得到研究数据支持的。对于定量研究的文章,方法部分要说明数据是何时、何地、何人收集的,数据是如何进行分析的。信息要尽量清晰、明确,避免使用表意模糊的数词,如“some”“several”等,最好以具体的数字代替。

5. 图表与正文部分不相对应

部分作者在中文学术论文的写作中,会使用较为复杂的图表,图表中列出的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超出文本内容的讨论范围。这种写作方式如应用到英文写作中,则会成为文章发表的障碍。

6. 语句冗赘繁杂,逻辑不清

有人可能认为这是国内学者在英文写作上的能力不足导致的。笔者认为部分原因是作者在中文学术写作中就存在语句表述不够清楚的问题。据笔者观察,如果把一篇基于中文思维、以中文发表的学术文章直译为英文,很大可能在语言的准确性上就达不到英文学术文章发表的要求。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多读顶级英文学术期刊已刊发的文章,熟悉英文学术文章的写作及表达方式,尝试直接以英文来写初稿。目前众多国际期刊出版商及一些专业英文编辑服务机构都有为作者提供专业的英文编辑和文字润色的服务,其收费大多是合理的。国内的作者不妨在用英文写出初稿后,请专业机构进行英文润色及编辑。

结语

本文基于笔者在国际旅游学界10多年的研究经历及与众多国内学者合作发表文章的经验,对中国旅游研究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国内同仁也在讨论学术共同体的建立及进一步发展的问题。笔者在进入学界之前,曾任职于中国国家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香港理工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后,一直关注中国旅游学界的发展与变化。中国国内学术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学者有一定的学术自觉和反思。中国旅游研究的开端虽然略晚于国际旅游学界,但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近10年的发展,已经与国际学界有了“水乳交融”之势。相信中国旅游研究将会对世界旅游知识共同体的构建作出更大贡献。这需要中国旅游学者,站在世界旅游知识创新和发表平台上,以国际化的视角来考虑旅游学术问题,以更高更远的视野、更大的抱负、更宽阔的胸怀,投入到旅游研究工作中。中国成为旅游强国的标志之一,是在旅游研究及旅游知识创新引领行业发展方面成为楷模。虽然中国旅游研究已有长足的发展,但在不少方面尚显薄弱,如旅游研究中理论创新不够、至今没有一本基于中国境内的有影响力的英文SSCI旅游学术期刊、中国境内学者任国际学术期刊主编或副主编的人数偏少等。希望这些问题,国内同行也能充分认识到。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Butler R W.

The concept of a tourist area cycle of evolution: 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 of resources

[J]. Canadian Geographer, 1980, 24(1): 5~12.

n [本文引用: 1]      摘要

The concept of a recognizable cycle in the evolution of tourist areas is presented, using a basic S-curve to illustrate their waxing and waning popularity. Specific stages in the evolutionary sequence are described, together with a range of possible future trends. The implications of using this model in th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tourist resources are discussed in the light of a continuing ...
[2] Dann G M S.

Anomie, ego-enhancement and tourism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77, 4(4): 184~194.

[本文引用: 1]      摘要

The present paper attempts to provide an answer to the much neglected sociological treatment of tourist motivation, with specific reference to the question, “What makes tourists travel?” A theoretical case is suggested for concentration on “push” factors, and, in particular, those stemming from “anomie” and “ego-enhancement” in the tourist himself. It is further argued that the presence of such factors is conducive to the creation of a fantasy world, one to which he plans a periodic escape. At the empirical level, the study evaluates the above two concepts in the light of a recent investigation of visitors' attitudes to Barbados. Thecomponents of the typology are also briefly examined.
[3] Hsu C, Huang J, Huang S.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research in Mainland China: Trends from 2000 to 2008

[M]// Pearce D, Butler R. Tourism Research: A 20-20 Vision. Oxford, UK: Goodfellow Publishers, 2010: 147~160.

[本文引用: 1]     

[4] Huang S S.

Tourism as the subject of China’s doctoral dissertations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11, 38(1): 316~319.

[本文引用: 1]      摘要

Tourism as a scientific field of study has only a recent beginning. It now represents the work of a small but growing community of researchers, trained mostly in social sciences, who apply concepts and methods from different disciplines and hence contribute to the formation of a touristic body of knowledge. This promising development is also evident at advance preparatory stages. A computer search of the doctoral dissertations resulted in 157 titles with touristic focus, written between 1951 1987. The trend is characterized by a sporadic beginning and continuously growing frequency in the 1970s and 1980s. The largest contributions come from the fields of economics, anthropology, geography, and recreation. This development at the doctoral level is an important indication of the growing recognition of tourism in the academic community. The trend looks even more promising for the years ahead.
[5] Huang S S, Chen G H.

Current state of tourism research in China

[J]. Tourism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2016a(20): 10~18.

[本文引用: 2]     

[6] Huang S S, Chen G H.

Tourism Research in China: Themes and Issues

[M]. Bristol, UK: Channel View Publications, 2016b.

[本文引用: 1]     

[7] Huang S S, Hsu C H C.

Recent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research in China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 Tourism Administration, 2008, 9(3): 267~287.

[本文引用: 3]     

[8] Jafari J, Aaser D.

Tourism as the subject of doctoral dissertations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88, 15(3): 407~429.

[本文引用: 2]      摘要

Tourism as a scientific field of study has only a recent beginning. It now represents the work of a small but growing community of researchers, trained mostly in social sciences, who apply concepts and methods from different disciplines and hence contribute to the formation of a touristic body of knowledge. This promising development is also evident at advance preparatory stages. A computer search of the doctoral dissertations resulted in 157 titles with touristic focus, written between 1951 1987. The trend is characterized by a sporadic beginning and continuously growing frequency in the 1970s and 1980s. The largest contributions come from the fields of economics, anthropology, geography, and recreation. This development at the doctoral level is an important indication of the growing recognition of tourism in the academic community. The trend looks even more promising for the years ahead.
[9] Leiper N.

Tourist attraction systems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0, 17(3): 367~384.

[本文引用: 1]     

[10] McKercher B.

What is the state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research - 2018?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 2018, 30(3): 1234~1244.

[本文引用: 1]     

[11] Pine II B J, Gilmore J H. The Experience Economy[M].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9.

[本文引用: 1]     

[12] Plog S C.

Why destination areas rise and fall in popularity

[J]. Cornell Hotel and Restaurant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1974, 14(4): 55~58.

[本文引用: 1]     

[13] Plog S C.

Why destination areas rise and fall in popularity: An update of a Cornell Quarterly classic

[J]. Cornell Hotel and Restaurant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2001, 42(3): 13~24.

[本文引用: 1]     

[14] Tribe J.

The indiscipline of tourism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7, 24(3): 638~657.

[本文引用: 1]     

版权所有 © 旅游导刊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南里1号 邮编:100024
电话:010-65778734 传真:010-65778734 邮箱:flexuebao@126.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